治青壮年便秘注重预防为主,善用通降和解,反对通腑泄想热以滥用攻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食谱的改变,以及生活、工作压力增加,习惯性便秘的患病率逐年上升。临床便秘多由大肠积热,或气滞,或寒凝,或阴阳气血亏虚,致大肠传导功能失常而成。便秘的形成,主要在于大肠传导失职而成。而肺与大肠相表里,肺热肺燥移于大肠,导致传导失职而成便秘;脾主运化,脾虚运化失常,糟粕内停,亦可以成便秘;肾主五液、司二便,肾精亏耗则肠道干涩,肾阳不足,命门火衰,则阴寒凝结,传导失常,亦可形成便秘。可见便秘虽属大肠传导失职,但与肺、脾、 肾诸脏腑之功能亦密切相关。故治疗原则上,便秘宜通便为主,但通便之法不能都用硝黄之类攻下,应针对不同证型,辨证论治。必须辨清症候,审察病因,根据寒热虚实而治之。便秘日久,肠道气机阻滞,可有腹胀痛、脘闷嗳气、食欲减退,甚则腹痛呕吐。浊阴不降,清阳不升,往往引起头晕、头胀痛、烦躁、失眠、 易怒等。大便干燥,更可引发痔疮、肛裂以致便血,故肛肠病多见斯证。排便努责,甚则可致疝气,更甚可出现虚脱等危证。故本病治疗当贵在预防为主。治疗:应辨明脏腑寒热虚实, 灵活采用通腑之法。肠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降则和,不降则阻塞不通,反升则逆。通降是胃肠道的生理特点,可根据便秘的寒热虚实,脏腑的病位所在,采用不同的通腑之法。临证治疗应灵活,勿妄投攻下。治疗便秘方法之多,数不胜数,但患者及医家为图一时之快,常常选用大黄、番泻叶、芦荟、蓖麻油等刺激性较大的泻药,不求根本。殊不知此类药物具有双重性,既有泻下作用,亦可引起继发性便秘,且妄投攻下,日久易耗伤正气。治疗青壮年各类便秘患者,每收良效,供同道验证。本证的预防之法,首要在于消除病因。饮食上避免过食煎炸、辛辣、厚味,不可过食寒凉生冷,宜多进食粗粮、蔬菜、水果,多饮水,生活起居避免久坐少动,宜多体力活动,以流通气血。定时登厕,避免过度七情刺激,保持精神舒畅。
治老年便秘注重“增水行舟”,善用“润法”,反对滥用“承气”类的攻伐
便秘是常见的临床症状,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是心脑血管病、结肠癌以及老年性痴呆等疾病的相关发病因素。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我国北京、西安等地区慢性便秘发病率为11.5%,美国总体人群慢性便秘的患病率为2%~28%[2]。欧洲普通人群发病率约为17.1%[3]。因此,积极预防和治疗便秘已成为医务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邓老认为,祖国医学对老年便秘的治疗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实践,其中,润法是重要方法之一。老年便秘的病因、病机有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治法的特殊性。《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有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可以概括为“男子不过尽八八,女子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因此,邓老认为机体步入老年普遍存在“天地之精气皆竭”的状态,老年便秘多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阴阳气血津液亏虚,推动乏力津枯肠燥”。表现为大便艰涩。其病位在大肠,与肺、脾、肾、肝相关。病机关键为虚实两端,津亏肠燥。
邓老治老年便秘注重“增水行舟”,善用“润法”,反对滥用承气等的攻伐。润法治疗便秘是中医治疗大法之一,润法又有清润、温润、辛润、增润之不同。邓老临证具体应用可以概括为清热润下(清润法)、温阳润下(温润法)、辛散润下(辛润法)、增液润下(增润法)四法。代表方剂分别为麻子仁丸、济川煎、辛润汤、增液汤。通过临床辨证使用观察,明确了不同润法之间疗效的异同,并丰富了中医润法治疗老年便秘的科学理论,为临床辨证治疗提供可靠很好的借鉴。“麻子仁丸”源于医圣张仲景所著之《伤寒杂病论》,是一首治疗胃肠燥热,脾约便秘的著名方剂。《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篇》云:“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金匾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也记载:“跌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坚,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本方采用润肠药与清热泻下药配伍,具有润肠泄热,行气通便功效,治疗由于胃肠燥热,津液不足,而表现出大便干结,小便频数等症状。临床广泛应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胃肠燥热型的便秘,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济川煎”出自明代著名医家张介宾所著之《景岳全书》。是治疗肾阳虚衰,精津不足便秘之代表方。原书云:“凡涉虚损而大便秘结不通,则硝黄攻击等剂必不可用。若势有不得不通者,宜此主之,此用通于补之剂也”,本方以肉获蓉、当归、牛膝温肾益精,养血润肠为主,在温润治本的前提下,顾及肾虚气化失职,水液代谢失常,以致浊阴不降,故以泽泻入肾泄浊,积壳降气宽肠,使浊降腑通而大便得下,以增其润下之功;又浊阴不降,因于清阳不升,故少佐升麻升清以降浊。全方以温肾益精,养血润肠为主,与升清降浊相合,具有欲降先升,寓通于补之配伍特点。文献报道其广泛应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肾阳虚衰之便秘。“辛润法”最早见于《素问·脏气法时论》,“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燥”是指干燥的表现,是一种病理结果是继发于腠理闭合、津液运行不畅的病理表现[4]。辛本无润之功效,而是通过“辛走气”,“辛散” 的作用,使津液在气的推动下,得以正常的输布、排泄,从而达到了“燥者润之”的目的[5]。辛润法治疗便秘的代表方剂是辛润汤,出自清代沈金鳌的《杂病源流犀烛》。方中应用升麻、红花、槟榔、归身四味辛味药,使人体闭合之腠理开泄,寒邪得散,阳气得通,气机通畅,津液得以正常输布排泄,机体得润,从而治疗大肠风秘燥结之证。“增液润下法”即增水行舟法。出自清代医家吴鞠通《温病条辨》中焦篇之阳明温病,其代表方剂为增液汤。“阳明温病,无上焦证,数日不大便,当下之,若其人阴素虚,不可行承气者,增液汤主之”。是指以滋阴生津药物,滑润肠道,使热结液枯的粪便得以自下,犹如水涨则船自行,适用于津液不足的大便秘结证。
经过40余年的临床验证,邓老应用上述各润法可用于多种原因导致的便秘而见各自证者,有良好的疗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