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医药大学二附属医院
首页
医院概况
新闻公告 就医指南 临床科室 行政科室 专家介绍 党的建设 科学研究 医学伦理 临床药理 人力资源 教育教学 护理天地 药事文苑
     医院介绍 联系我们 现任领导 大事记 院务公开 书记院长信箱
脾胃为本 力抓主症
2014-10-11 14:19 发布人:天津中医药大学二附属医院

          田芬兰教授临床用药,重视益气活血和健脾益肾药物的应用,临床治疗疾病首推脾胃学说,临床治疗老年性疾病特别是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尤重视脾胃,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在《内经》就专门论述,到金元李东垣著述《脾胃论》之后,则使脾胃学说得到阐明和发挥,为老年性疾病的治疗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本学说的建立,是基于脾胃为人体脏腑的中心,是主宰后天营养的大本营,因而有胃气无损,诸可无虑;胃气一败,百药难施的看法,强调了脾胃为后天之本的重要性。唐代医家孙思藐强调“五脏不足,调于胃”,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脾运化水谷精微,濡养脏腑器官,脾虚运行无力,气血生化不足,心失所养则心气虚衰,无力鼓动血脉而心悸、乏力,动则加剧。脾为气血化生之源,脾虚则气血化生乏源,心失荣养而致心血不足,脾失键运,湿浊中生,循经上逆胸中,痹阻胸阳,均可导致胸闷、气短、心前区憋闷疼痛,胃胀、恶心、呕吐、腹泻、疲劳乏力、腰酸腿沉、浮肿头晕等。

田芬兰教授在心血管病的诊治中尤重视脾胃,治疗主张从健脾胃着手,临床确有功效。认为心血管疾病临床不仅表现心脏的症状,胃肠道症状也是最常见的表现,临床常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大便稀溏或大便秘结等。这些症状既是心血管疾病的表现,也与不恰当的治疗有关,许多心血管疾病也常常合并胃肠道病变,不但影响治疗药物的应用,也严重影响患者的整体状况和生活质量。她说心血管疾病的发病与脾胃有密切的关系,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为生化之源,脾虚在心血管疾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其发病的机理可以归纳以下几个方面。①脾气亏虚运化失常,水代谢障碍,水湿停聚,郁久成痰、成饮、成湿,而致痰湿壅盛、水饮内停。②脾气亏虚生化乏源,引起气血不足、阴津亏乏。③脾气亏虚,卫外不固,易受外邪尤其是寒、湿邪入侵,更伤脾胃。4湿性黏滞,湿邪积聚,日久生瘀,瘀阻经络,使气血运行不畅而使痰湿兼血瘀。痰瘀互结,阻痹心经脉络,加重瘀血而致胸部疼痛、胸闷憋气,反复发作、舌质瘀点、瘀斑。⑤湿邪常与寒、热夹杂,寒性凝滞,侵犯经脉,使血行迟缓,甚至凝滞不通;热邪循经入血,煎熬血液使血行塞滞成瘀;气虚,推动血行无力,则血流不畅,日久成瘀。痰湿日久与瘀血夹杂而致痰瘀互结。所以,健脾和胃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关键所在。

她认为脾胃乃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受纳运化水谷精微,达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在生理、病理学上占有重要位置,一旦发病,设法恢复脾胃正常功能,使气机调畅,升降得度,是治疗疾病,促进机体康复的关键环节。临床治疗疾病应抓住脾胃这个轴心,冠心病的发生正是因脾胃亏虚为本,致痰、湿、饮邪内停,由此气血运行失常或气滞、或血瘀终至痰瘀互结,上及心肺,下及肝肾,或停于心肺、阻于心脉,或损及肾阳、耗及阴津,而发病。因此提出了心血管疾病发病的“脾胃轴心,痰瘀互结,五脏相关学说”。以治冠心病为例,对急性心肌梗塞田芬兰教授认为急性期可表现胸痛胸闷、心烦急躁、发热汗出、口苦粘腻、腹胀纳呆、大便秘结、舌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数之痰热蕴结证。或胸痛胸闷、口粘纳呆、舌苔厚腻、脉弦滑之痰湿蕴结。恢复期则转化为口粘纳呆、舌苔厚腻(时兼黄腻)、舌质嫩胖、脉力弱之气虚湿阻。或心悸不宁、舌苔薄黄少津、舌质嫩红、脉细滑之脾虚湿阻、热郁津伤证。陈旧性心梗需要继续用药巩固,调理阴阳,以益气养血、益气养阴、健脾补肾为法治疗。冠心病的治疗许多医家都认为血瘀为患,采用活血祛瘀治法,田芬兰教授提出痰与瘀密切相关,脾虚是发病的根本,创立治疗冠心病的真心平,其组方体现了脾虚、痰阻、血瘀的学术观点。认为气虚的表现是:胸痛憋气,心悸气短,胸闷、舌质胖嫩,舌边有齿印,脉细或虚大。痰浊的表现有:胸膺痛或有压迫感、肢体困倦、纳呆、便秘、舌苔白腻或厚、舌苔浊、脉弦缓、脉滑或弦。血瘀的表现为,舌质紫暗,或有瘀斑或有瘀点、或涩。临床上常常相互夹杂。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患者经常有全身疲乏无力、肢体麻木不仁、胸闷憋气、纳呆、泛恶、腹胀等症状,这些都是脾虚湿盛的表现。即使上述症状不很显著,如心力衰竭患者仅有肢体浮肿、食欲的减退、喘促也是痰湿饮邪阻于胃、脾、肺表现,也必须健脾以化湿。心律失常快速性心律失常痰瘀化热或津亏热瘀,而缓慢性心律失常常常表现痰瘀湿阻或阳虚或阴津亏损。临床善用健脾益气药物如黄芪、党参、白术。阴津亏损者善用太子参、知母、麦冬、沙参、百合、玉竹、扁豆等,滋阴生津清热药物,既不滋腻又不过于苦寒,比较平和的药物。足见其保护脾胃的学术观点。

友情链接
廉韵津沽 天津市卫健委 天津中医药大学 中医一附院          
内容声明:本站信息仅供给您做为健康参考,请勿将它作为您诊断或治疗的唯一依据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主办: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技术支持:津云 备案序号:津ICP备14000208号-1
天津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