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
李某
|
性别
|
女
|
年龄
|
39岁
|
民族
|
汉族
|
职业
|
|
婚况
|
已婚
|
住址
|
天津市河北区
|
初诊日期
|
2011.10.26
|
主诉
|
头痛反复发作3年余
|
现病史
|
患者反复头痛,以左侧头痛为甚,胀痛为主,伴有头晕头胀,头目欠清利,情绪欠佳,为其所苦,失眠,难以入睡,心烦,口干,时有呕恶,纳尚可,大便偏干难下,舌红,苔薄黄,脉弦滑。
|
既往史
|
高血压病史,血压不稳。
|
辅助检查
|
无
|
辨证思路
|
观其脉症,头痛以偏头痛、胀痛为主,且伴有头晕头胀,情绪欠佳,舌红,苔薄黄,脉弦滑,此为肝气郁结化火之候,肝气郁而不达,气滞而痛。
|
中医诊断
|
头痛——肝气郁结证
|
治则治法
|
疏肝解郁止痛
|
代表方剂
|
天麻钩藤饮加减
|
方药组成及处方特色分析
|
柴胡12g 白芷12g 菊花15g 蔓荆子12g
牛蒡子12g 川芎12g 天麻10g 赤芍12g
钩藤20g 石决明20g 枣仁15g 夜交藤20g
全虫10g 藁本12g 甘草6g
柴胡疏肝解郁,且具升散之性,可引药上行;天麻、钩藤、石决明入肝经平肝熄风而止痛,恐其不得上达于巅顶部位,用白芷散瘀止痛、菊花清上治头风、蔓荆子入肝而清利头目、川芎活血行气止痛,藁本祛风止痛,同时加入全虫入络,通络散结止痛,酸枣仁、夜交藤养心安神,治疗神衰而失眠,全方共奏疏肝解郁、祛风活络止痛之功。
|
西医诊断
|
|
西医治疗
|
无
|
诊疗经过摘要(复诊)
|
|
症状体征变化
|
病机演变及转归
|
治法及方药变化
|
二诊
|
头痛头晕症状较前减轻,情绪稍转佳,仍有大便不通、失眠
|
仍为肝气郁结之证
|
疏肝解郁。原方加火麻仁20g、枳壳12g、生龙骨20g
|
三诊
|
头痛明显减轻,头目清利,睡眠稍好,大便不干,但有腹胀、口干
|
肝气郁结乘于脾土,中焦气机升降失常
|
疏肝解郁、行气消痞。原方去石决明,加厚朴15g、玄参15g
|
四诊
|
2天未见头痛,睡眠6小时左右,腹胀消,大便通畅
|
中焦气机已复,病情趋于平稳
|
疏肝解郁。原方不变继服7剂,巩固疗效。
|
诊疗效果评价
|
头痛明显减轻,且血压亦趋于平稳,头晕头胀以及失眠等症状均减轻
治疗有效。
|
按语及体会
|
肝郁头痛缘于内伤七情,以妇女为多见。
肝郁头痛当以疏肝解郁为其治法,但本方在治疗肝郁头痛之时,于疏肝解郁之外,加用白芷、蔓荆子、川芎、牛蒡子、菊花等祛风之药,一则取其辛散之性,可解清窍之郁阻,通其闭塞,二则取其辛散轻扬之性,可上达于巅顶头部,直趋病所引药归经。
此外肝郁头痛不同于“肝阳头痛”,肝郁头痛缘于七情所伤,主要责之于肝气之郁结,此为实证;而肝阳头痛则主要是由于肝肾之阴亏虚不能制阳,肝阳上浮,此为本虚标实之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