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路**
性别
男
年龄
38
民族
汉
职业
司机
婚况
住址
天津市和平区
初诊日期
2012.11.24
主诉
腹胀,肝区疼痛1年
现病史
自觉腹胀,肝区、胁肋部疼痛不适,刺痛窜痛不定,身懒,体胖
舌尖红苔黄腻,脉弦滑
既往史
乙肝病史3年
辅助检查
肝功:HbsAg:1:512 ALT:97IU γ-GT:65IU
辩证思路
腹胀,胁肋部窜痛常为气滞之表现,气滞则易血瘀,血瘀则肝区疼痛,刺痛为主,身懒体胖多提示体内湿盛,舌尖红苔黄腻,脉弦滑则是肝经湿热的舌脉显像。
中医诊断
胁痛
治则治法
行气逐瘀,清热利湿
代表方剂
清热理肝汤加减
方药组成及处方特色分析
柴胡12g 枳壳12g 木香10g 沉香10g 茵陈20g 栀子12g 黄连10g 厚朴12g 槟榔12g 大腹皮15g 三棱10g 莪术10g 当归12g 赤芍12g 泽泻12g 甘草6g
柴胡疏肝气之郁,木香、枳壳行中焦之气,茵陈、栀子清热解毒退黄,槟榔、大腹皮行气宽中,利水除湿,三棱、莪术行气破血,通血中瘀滞,当归、赤芍养血柔肝,清在血之郁热,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
西医诊断
慢性肝炎
西医治疗
诊疗经过摘要(复诊)
症状体征变化
病机演变及转归
治法及方药变化
二诊
腹胀,肝区疼痛、身懒等症大减
气滞血瘀暂缓,但气阴渐虚
去赤芍,白芍加30g柔肝。去莪术、槟榔
三诊
复查肝功:HbsAg:1:32 ALT:50IU γ-GT:45U
实邪已尽,气阴虚突出
去黄连、三棱,加丹参15g、制首乌30g
四诊
诊疗效果评价
症状改善
按语及体会
气滞血瘀是贯穿该病始终的基本病理变化,治疗上强调行气化瘀。常选用柴胡、枳壳、木香、沉香、延胡索、川楝子、郁金、赤芍、槟榔、厚朴等配伍三棱、莪术,但上述诸药多为温燥伤津之品,肝病用之易导致气阴的损伤,故应中病即止,继之选用养阴阴柔之品以养肝柔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