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药前的清洗
1、药效降低(药材中的部分成分溶于水);
2、粉末状的药材以及需要研磨的药材清洗后重量减少;
3、经胆汁、蜂蜜以及酒等炮制过的药材清洗后炮制辅料丢失。
煎药前的浸泡
- 多数药材宜用冷水浸泡。
- 一般中药饮片浸泡30~60分钟即可。
- 气温相对较高的季节,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药材腐败变质。
煎药用水的选择
- 目前多用自来水、蒸馏水或纯净水。
- 不管用哪种水,最重要的是务必保证水质纯净,防止其中的添加剂、色素、防腐剂等影响药效。
煎药的加水量
- 根据煎煮中药的量、药材质地(吸水性)添加合适的水量。
- 一煎:水面可浸过药面3~5cm;
- 二煎:水面可浸过药面2~3cm。
- 水最好一次加足,不宜中途加入,更不能把药煎干添加再煎。
煎药器具
- 常见煎煮容器材质:陶器(瓦罐、砂锅)、瓷器或不锈钢容器、玻璃容器等。
- 铁、铝、铜质等金属容器,因其与药材中所含的鞣制、苷类物质发生反应,使得药物的疗效降低,汤剂颜色变黑或变绿,甚至改变药性,故均不宜作煎煮容器。
煎药火候
- 煎药的火候有文火、武火之分。
- 文火:指保持汤液微沸的火候。
- 武火:又称急火或大火,指使汤液温度迅速上升及水液迅速蒸发的火候。
- 煎煮中药一般先用武火加热至汤液沸腾,然后改用文火,保持汤液微沸状态。
煎煮时间
- 解表类药物:久煎使挥发油成分造成损失,一般宜用武火急煎法,煎煮时间要短,头煎药煮沸15分钟即可,二煎药煮沸10分钟即可。
- 补益类药物:一般用武火煮沸后改为文火煎熬,头煎药煮沸后,用文火煎熬30-40分钟,二煎药煮沸后用文火煎熬30分钟。
- 一般类药物:一般用武火煮沸后改为文火煎熬,头煎药煮沸后,用文火煎熬20-25分钟,二煎药煮沸后用文火煎熬15-20分钟。
煎煮次数
特殊药的煎煮
- 矿物、贝壳、角甲类药材,因其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一般要先煎20~30分钟,再下其他药物同煎,常见的有生石膏、生龙骨、珍珠母、生赭石、鳖甲等;
- 毒性药物先煎,久煎可达到减毒或去毒的目的,宜先煎45-60分钟后再下它药,如乌头、附子。
- 气味芳香含挥发油或不宜长时间煎煮的药材,要在群药煎好前10~15分钟投入锅内,常见的有藿香,钩藤、大黄等。
- 黏性强、粉末状及药材表面带有绒毛的药物,用纱布袋装好放入群药内共煎煮,常见的有车前子、旋覆花等。
- 胶类药物或黏性大而易溶的药物,用热药液烊化后服用,也可用水或黄酒将此类药加热溶化后,用煎好的药液冲服,常见的有阿胶、鹿角胶、龟甲胶。
- 一些贵重药要单独煎煮2-3小时,煎液可以另服,也可与其他煎液混合服用,常见的有人参、西洋参、鹿茸等。
- 一些贵重的药材细粉不能与群药一起煎煮,多采用冲服的方法服用,即将药粉溶于药液冲服,常见的有三七粉、羚羊角粉、珍珠粉等。
- 高温容易破坏药效或其有效成分难溶于水,如雷丸、朱砂。
煎药为什么要加锅盖
避免中药内的挥发油成分随水蒸汽“跑”出去,降低药物疗效。
药学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