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中侦探再出手,生鲜美味寻病因——肾病风湿免疫科诊治华支睾吸虫病1例 |
2022-09-30 22:56 发布人:肾病风湿科 |
近日,我院肾病风湿免疫科收治了1例血浆球蛋白异常升高的患者,该患者,男,64岁,曾因血浆球蛋白异常升高在多家医院就诊,先后被诊断为淋巴瘤、IgG4相关性疾病。辗转10余年没有获得明确诊断,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的应用并未使化验指标降低,患者身体却日渐消瘦。我院风湿免疫科付滨主任团队成员经过抽丝剥茧,反复鉴别诊断,最终使该患者的病因水落石出。
该位患者2022年7月在我院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住院期间查免疫球蛋白显示异常增高,遂请风湿免疫科主任付滨参与会诊,并于术后收入风湿免疫科。善于攻关疑难病例的付滨主任团队成员仔细研究患者检查结果,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他们仔细询问、反复确认患者的病史及流行病学史,像侦探一般搜集一切可能的致病信息,经了解患者曾经从事过水产、牲畜屠宰工作,喜食生鲜。经过反复鉴别诊断,不断的“破与立”,探求真实病因,付滨主任团队初步锁定目标——寄生虫病。带着这个预判,付滨主任团队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了寄生虫抗体检查,得到检查回报:肝吸虫IgG抗原(+),这个结果与之前的判断如出一辙!再结合患者IgG、IgE、IgG4、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同时合并肝内胆管扩张,付滨主任团队最终明确诊断为华支睾吸虫病。患者长达十余年的困惑,终于在这一刻得到了解答!这也是我院首例诊断华支睾吸虫感染的病例,经过细心治疗,这位患者接受吡喹酮驱虫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
华支睾吸虫病(俗称肝吸虫病)是由华支睾吸虫寄生在人体肝内胆管引起的寄生虫病。华支睾吸虫的成虫寄生于人或哺乳动物肝内的中、小胆管内,有时移居较大胆管或胆总管。产卵后,虫卵随胆汁进入肠道,随粪便排出体外。虫卵入水后被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吞食后,在螺消化道内孵出毛蚴,并穿过肠壁向肝脏移行,经胞蚴、雷蚴的无性增殖阶段产生大量尾蚴。尾蚴成熟后自螺体逸出,在水中侵入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虾)体内发育为囊蚴。终宿主(人或哺乳动物)因食入未煮熟的淡水鱼、虾而受感染。幼虫在十二指肠内脱囊逸出,继而从胆总管或穿过肠壁经腹腔进入肝脏,在肝内的中、小胆管内发育成成虫。成虫在人体内的寿命可长达2-30年。
华支睾吸虫病在天津市极为少见。随着微博、抖音等网络社交媒体的迅速发展,我国各地区的特色饮食文化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传播。近年来生鱼片、醉虾、呛蟹等“生腌”海鲜火遍全国。所谓“生腌”,就是把鱼、虾、蟹等海鲜或河鲜,用酒、姜、蒜等调料腌制,再冷藏或冷冻制作而成。而生食中我国最常见的寄生虫就是淡水鱼虾里面的华支睾吸虫,如果食用了含有华支睾吸虫囊蚴的淡水鱼虾,虫体可能会寄生在人体胆管、胆囊内,引起胆管炎、胆囊炎、胆结石等。轻度感染患者临床症状不明显,严重者可出现消化功能紊乱、肝肿大、肝区疼痛、黄疸等,长期感染者可出现肝硬化、肝胆管癌等。
金秋十月,正是时令海鲜大量上市时节,在此提醒广大市民,日常想要预防寄生虫感染,首先,要到正规的超市或农贸市场购买水产品和肉类产品。其次,尽量不要食用生食,特别是一些容易被寄生虫感染的食物,在食用之前要充分煮熟煮透。日常使用的砧板要将生熟分开,避免出现交叉感染。最后,不要直接饮用生水。户外活动时,不要喝野外山泉水,即便是水看起来很清澈,其内里也可能会存在寄生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