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医药大学二附属医院
首页
医院概况
新闻公告 就医指南 临床科室 行政科室 专家介绍 党的建设 科学研究 医学伦理 临床药理 人力资源 教育教学 护理天地 药事文苑
     医院介绍 联系我们 现任领导 大事记 院务公开 书记院长信箱
易水学派医家简介
2023-06-02 11:20 发布人:王保和工作室

        张元素,字洁古,易州(今河北易县)人,宋金时期著名的医学家,约生于公元1129年,约卒于公元1234年,大约与刘完素同时而年辈略晚。张元素早年为儒生,8岁考童生,27岁考进士,因误用已故皇帝之“庙讳”,科举不利而落第,乃潜心医学。张氏记诵广博,精勤不倦,以致梦寐以求,自是心目洞彻,在治好刘氏之伤寒病后更是名声大振。李杲、王好古都是张氏的入室弟子,张氏以《医学启源》教授门生,而使李杲的医学竟得大成。 张元素的学术思想主要渊源于《内经》、《难经》、《伤寒》、《本草》,谓“医家宗内经法,学仲景心,可以为师矣”,并取法于《中藏经》、《小儿药证直诀》,也受到刘完素学术思想的一定影响。但张氏并不拘泥古训,具有创新思维,认为“运气不齐,古今异轨,古方新病不相能”,治病不用古方,独树一帜。张氏发扬脏腑辨证理论,规范脏腑虚实标本用药,重视六气病机证治,首创中药引经报使理论,并指导立法制方遣药。 张元素开创了金元时代的“易水学派”,故后人有“张洁古、刘守真、张子和、李明之四人著作,医道于是乎中兴”之谓。《医学启源》任应秋之点校叙言称:“子和传守真之学,明之传洁古之学,则四人者,实是易水学派、河间学派的师承授受。”虽然张氏未能列入“金元四大家”之内,但其学术地位的重要性却为古今共识。 张元素的著作有《医学启源》、《珍珠囊》、《脏腑标本药式》(《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等。相传尚有《药注难经》、《医方》三十卷,惜早亡失。

        李杲,字明之,真定(今河北正定以南)竹里人。因真定汉初为东垣国,故晚年自号“东垣老人”。后世之学者,常以李东垣名之。生于金世宗大定二十三年(公元1182年),卒于蒙古宪宗元年(公元1251年),享年69岁。 李杲自幼敏达,接受了较为正统的儒家思想教育,以广交名士、廉洁和忠孝而闻名。少年开始先后拜其舅父王内翰从之和冯内翰叔献为师,学习《论语》《孟子》《春秋》等儒家经典著作。其后,又拜范仲淹之后范尊为师,至22岁已成为知名儒生,虽以广交名士而闻名于乡里,却又多而不滥。20岁时母亲王氏因病去世,自是始有志于医。当时,河北一带名医有河间的刘完素和易水的张元素,刘完素已近晚年,而张元素因治好刘氏之伤寒病而名声大振。于是,李杲“捐金帛”厚礼拜张氏为师,随其“学数年,尽得其方法”,基本掌握了为医之道,而且,医术高于一般医生。 李杲的学术思想以《内经》为源头,继承了张元素对《内经》的理解、脏腑辨证思想、制方用药理论以及革新思想,受张元素之启蒙和河间学派的渗透,结合仲景辨证体系之精髓和钱乙等医家的经验,在中医理论方面提出的创造性论点:内外伤辨惑论、内伤脾胃论及与之相关的阴火学说等等。这些论点的提出都对中医学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在中医理论中占据一定的位置。李东垣与刘河间、朱丹溪、张子和一起,创立了中医发展史上辉煌的“金元时期”,丰富了中医药基本理论与临床治疗,开中医学术争鸣之先河。 据现代著名中医学家任应秋先生考证,确为李东垣的著作为《脉诀指掌》《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兰室秘藏》《活法机要》《医学发明》和《东垣试效方》。其中,能够集中反映李杲学术思想的有四部,即《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兰室秘藏》与《东垣试效方》。四部书中,前二部由李杲亲自完成,后二部则经罗天益整理后成书。《内外伤辨惑论》及《脾胃论》侧重对内外伤辨惑论及内伤脾胃论在理论上的阐述,它充实了中医理论的内容,而《兰室秘藏》与《东垣试效方》则侧重于内外伤辨惑论与内伤脾胃论在临床运用上的阐述,它充实了中医临床治疗学的内容。

        王好古,字进之,晚号海藏老人,赵州(今河北省赵县)人,约生于金承安五年(公元1200年),卒于南宋景定五年(1264年),享年64岁。 王氏家世不详,但传其性明敏,通经史,好医方,以进士官本州教授,兼提举管内医学。王氏先与李杲同师于张元素,而王氏年辈较晚,元素逝世后又习业于李杲。因此,王氏的学术思想虽然渊于《内经》、《伤寒论》等经典,但主要是受张、李二氏的深刻影响。他敷陈张元素的脏腑议病,重视脏腑虚损的辨治;继承李东垣的脾胃学说,重视三阴证阳虚的一面,从而奠定其阴证学说的基础。此外,王氏所著的《汤液本草》,继承陶宏景、张洁古、李东垣等诸家之论说,在系统总结金元以前药学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药性理论的探讨,将药物功效与药物的性味、形色、质地和脏腑经络以及四时等相互联系起来,形成了更为完善的药学理论,从而将以往凭经验用药上升到理论指导下的用药;所著的《此事难知》、《医垒元戎》,阐述了李东垣的伤寒辨证及其治伤寒的大法。但王氏在继承师说的同时,能光大发扬,补充不足。他认为李东垣虽系统阐述了脾胃学说,但只阐发了“饮食不节”、“劳役过度”、“七情内伤”所造成的“阴火炽盛”的热中证,而对内伤冷物遂成“阴证”的论述还不够,王氏提出的阴证论,从伤寒阴证立法,指明阴证源于内伤冷物等所引起,补充了李杲理论之不足。由于王氏精研岐黄以来诸家医书,深得洁古、东垣之传,把伤寒学说与脾胃内伤学说有机地结合起来,其所创的阴证学说引起后世医家的重视,丰富了祖国医学的内容,终于成为易水学派又一名家。 王氏一生勤于著述,著作颇丰,据他自己在《汤液本草》序中说有《医垒元戎》、《阴证略例》、《癍论萃英》、《钱氏补遗》等书。现存的王氏著作有《阴证略例》、《医垒元戎》、《此事难知》、《汤液本草》、《海藏癍论萃英》,其余均散佚。

        罗天益,字谦甫,号容斋。元代真定藁城(今河北藁城县)人。约生于金兴定四年(公元1220),卒于元至元二十七年(公元1290年)。 罗氏幼承父训,有志于诗书。青年时正值金末战乱,乃潜心岐黄之术。李杲还乡后,意欲传道后世,罗氏经友人周德甫推荐,拜东垣为师。受业十余年,苦学不辍,尽得其传,“发言造诣,酷类其师”,成为当时著名医家。约于元宪宗二年(公元1252年),罗氏被征召为军医,随军往来于中原与幽燕各地,后升至太医之职,奉召应请,为人治病。 罗氏性行敦朴,谦虚诚挚,治学一本《内经》之旨,学术上承于张洁古、李杲,突出脏腑辨证、脾胃理论、药性药理的运用,具有明显的“易水学派”特色,同时又博采诸家之长,旁搜远绍,从善如流,曾从窦太师学针灸,从曲阳县刘禅师处学得疮疡瘰疬方四首,向邓州儒医高仲宽学得白术安胃散等四方,投之得当,屡有效验,成为易水学派理论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承前启后的一位重要医家。 罗氏的学术成就主要有两点:一是继承并完善东垣的脾胃学说,二是创三焦寒热辨治理论。罗氏深入探讨了脾胃的生理功能,阐发李杲脾胃内伤学说。他阐释了脾胃与其他四脏以及营卫津液的关系,对于正确理解脾胃内伤诸证病机颇有裨益。李杲论脾胃内伤之因,虽有饮食所伤和劳倦所伤两个方面,但终是统而言之。罗氏则将饮食所伤分作食伤和饮伤,将劳倦所伤分为虚中有寒和虚中有热,则更为具体而条理化。临证广泛采用历代名方,并自创新方,治疗脾胃病,突出甘补辛升的特点,充分体现了对东垣用药心法的继承与发展。在脏腑辨证的启示下,罗氏阐发了三焦寒热病证的辨治。他认为三焦总领五脏六腑,为“元气之别使”,具有荣灌周身,和调内外,宣上导下的作用。由于罗氏论病注重三焦气机,故其审证用药,也有辨治上、中、下三焦之分。如在《卫生宝鉴》“泻热门”和“除寒门”两篇中,就论述了有辨治“上焦热”、“中焦热”、“下焦热”和“上焦寒”、“下焦寒”的区别,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明了“气分寒热”和“血分寒热”的异同。此外,中风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罗天益在《卫生宝鉴》中专列“中风门”论治中风,沿承汉唐至北宋论从外风治的遗风,并有发挥。 罗天益著《卫生宝鉴》,协助东垣编纂《内经类编》(已佚)、并整理《兰室秘藏》、《洁古注难经》。还著有《药象图》、《经验方》、《医经辨惑》(见刘因《静修文集》)等,但均佚。

       张壁,号云岐子,金代易州(今河北易县)人,名医张元素之子,生卒年不详。张壁少承父业,名著当时。张氏著有《云岐子保命集类要》(简称《云岐子保命集》、又称《伤寒保命集》),论述伤寒六经病证、杂症及伤寒主方、变方适应证等。又撰《云岐子七表八里九道脉论并治法》(简称《云岐子脉法》)、《云岐子论经络随补泻法》(又名《洁古云岐针法》)。以上三书由元代杜思敬节录之后编入《济生拔粹》,刊行于世。

友情链接
廉韵津沽 天津市卫健委 天津中医药大学 中医一附院          
内容声明:本站信息仅供给您做为健康参考,请勿将它作为您诊断或治疗的唯一依据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主办: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技术支持:津云 备案序号:津ICP备14000208号-1
天津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