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东方卫视栏目组的邀请,今天跟大家交流,我交流的题目是《主动健康与养生保健》。这个题目可能大家更感兴趣,因为关切到每个人自己的健康的状况。
医学发展面临哪些挑战
我们在医学发展面临着重大的挑战,第一次挑战是烈性传染病。你像在欧洲,甚至整个一个国家就灭亡了,一个乡镇、一个城市的人口死绝了,都有。大家记忆最近的,1918年的西班牙大流感,将近四千万人死亡了。
实际上对我们影响最大的还不是传染病,是非传染性疾病,慢病。慢病是什么呢?就是像高血压、冠心病、肿瘤、肺心病,这些老年性、退行性、代谢性的疾病,我们也笼统地把它称为“生活方式性疾病”。这些病占了我们死亡率的80%,也消耗了我们所有的卫生资源的80%。
医学未来该如何发展
对我们国家是更难,我们既面临着发达国家的疾病谱,还有发展中国家的一些病,一些营养不良也存在着。这些问题不能有效地解决,必然会影响人们的健康,也会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
医学该怎么发展?不是建更多的医院,培养更多的大夫,研究更多的药,被动地应付,防不胜防,治不胜治。所以上一个世纪末,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来21世纪的医学不应该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研究领域,而应当以人类的健康作为医学的主要研究方向,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所以提出“健康世界”。然后世界各国都要建设自己的,“健康美国”、“健康日本”、“健康英国”,我们中国也是“健康中国”。
健康的主体应该是谁
但这里边有个问题,就是健康,它的主体是谁?是我们自己,所以我今天要讲主动健康,就是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自己关注自己的健康。对于“健康”这两个字,大家认为是一个词,它实际是两层意思,“健,”古人说“体壮曰健”,你这个人挺壮的,就叫“健”。“心怡曰康”,心情舒畅叫“康”,所以“健康”既包括身体,也包括精神,所以我们中国人在2000年前就提出来了,这才叫“健康”。而世界卫生组织也提出来,“健康”是整个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就是你的身体要健康,心理还要健康,这个还不够,还要适应社会,生活能力。所以我们说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和我们中医的老祖宗定义不谋而合。而我们人往往是没得病时候不重视健康,任性、肆意地透支身体,一旦失去了,才知道健康的重要性。
健康有没有途径
健康有没有途径?有人说了,我这个家族就不是长寿的,我也长寿不了,不是那样。实际上大家比较统一的认识,我们生活方式是起主要的作用,你的遗传因素在里边只占15%,你的环境因素只占17%,而你的医疗条件只占8%,而你的生活方式占60%,所以还是靠自己。所以健康长寿是有理念的,生活方式是影响最大的。对生活方式这点,并不一定花多少钱,花钱买不来健康,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吸烟,你还省钱了,对不对?不酗酒,你还省钱了,晚上早睡觉,还省电钱了。所以健康的生活方式这种理念至关重要。
何谓“主动健康”
现在我们提“主动健康”,“主动健康”是什么呢?它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人,它包括你的自觉性,也包括你的个性,同时也包括我们讲的就是持续性,也包括你的综合性。你说了,我不抽烟、不喝酒,净熬夜,也不行。它一定是个综合的。刚才我在外边站那么一会儿,有个人在那,说我这个体重太重了,我现在决定一天就两顿饭,并且我最近已经不吃肉了,我再加强点跑步,我体重已经降了多少多少斤了,这就是“主动健康”。
为什么说
中国人的养生学是独特的
我们中医还有康养,现在特别时髦,康养里边也要主动参与,主动参与是基础,品质是关键,健康是目的,养护是方法,这个一定要分清楚了。特别是中国人这种养生保健是世界其它民族没有的。英国的李约瑟博士是研究世界科技史的,他讲了在世界文化当中,只有中国人的养生学是独特的,是其它民族所没有的。
我们天津邮轮特别多。有几次我看见了,从邮轮里边出来的人,老大爷、老奶奶都是八九十岁、七八十岁,你搀着我,我搀着你。外国人一到老了,还特别爱穿鲜活的,红袄绿裤,特别鲜活,为什么呢?他们的养生就是旅游,吃维生素。我们中医除了旅游、吃维生素,我们还可以做什么?我们还可以打太极拳,还可以吃药膳,还可以练气功,还可以八段锦,很多,这是中医的一个长处。
张伯礼院士解读《黄帝内经》
刚才我们主持人说了,你们《黄帝内经》太涩,读不懂,所以我给大家读一段我们《黄帝内经》里的话,怎么养生的?叫“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饮食而慎起居”,“坚五脏而通经络”,“避虚邪而安正气”。
我把它总结了“一个根本”、“三点关键”。“一个根本”,精气神。我们学校买一块大石头,他们说张老师刻什么字呢?我说三个字,精气神。全中国人都要长精气神,每个大学生更要有精气神。“三个关键”是什么呢?饮食、起居、情志,最简单的。饮食有节、起居有常,运动有序,顺应四时,最关键的一个精神内守,就这么几条,五个原则。
养生需养神
实际我们养生的方法主要的就是养神,形与神俱。这精气神,即使有病了,即使遇到多大的困难,精神不能倒,这点至为重要。中医养生主张形与神俱,首重养神。而中医养生的一个很重大关键在于一个字“静”,以静为宝,使人的精神、情志活动在一个淡薄宁静的状态,内无所虑,外无所逐。中医讲七情致病,怒伤肝,思伤脾,喜伤心,恐伤肾、忧伤肺等等。很多人讲我能受苦,我不能受委屈。委屈谁都有,所以对委屈要怎么样把它看淡了,同时受到的一些委屈,要善于包容,人家不一定真是有意识的,也可能是无意的,是个误会。即使有意识的,你干嘛用别人的错误惩罚你自己呢?没有必要。所以精神保持一个淡薄至关重要,不管是老人,还是年轻人,都是一样。学会包容,包容别人,甚至包容失败,也要学会包容自己。所以一定要把这个精神调理好,这个是最重要。
最美莫过自然醒
第二就是睡眠,所以我以前写过首诗叫《自然醒》,睡眠事大系养生,百事不迁无梦境。千金难买一夜酣,最美莫过自然醒。睡眠是人体的最大的补品,起居有常,生活规律,睡眠最好的时间是多少?晚上11点躺下,11点到1点子时觉是最关键的觉。你说我睡得晚,但是我起得还晚了,那效率可不一样。因为人体在千百万年的进化当中,人体的生物钟已经适应这种情况了。晚上需要你睡眠了以后,脏器才说了,我不照顾你了,我得照顾内脏了,赶紧给你做代谢的调节,该排的排,该藏的藏,重新稳定,到醒的时候,整体给你调整好了,它是这个过程。所以睡眠一定要养成一个好的睡眠的习惯。尽量不要依赖药物,所以我们说睡眠的质量是一个关键,如何让它深睡眠,什么叫深睡眠,不做梦就是深睡眠,所以你越到晚上越看那些电视剧,越到晚上越看球赛,那边赢了还好,输了,这一晚上都别扭了,那你何必呢?我这类的球赛我都不看,过后知道结果了,回放,就不紧张了。看的时候有时抑制不住,替他着急,有时真着急,足球我也不看,过后也不看回放,我喜欢排球。
养生需注意排便
还有一个就是排便,排便很简单,但是很重要,每天一次,排完大便以后,不能说太臭了,赶紧连看都不愿意看,一冲水,冲了。要观形察色,闻味审异。你看一看形状,是黄的,是黑的,形状是圆的,还是不成形的,还是扁状的,上面有没有异物,有血,有黏液。中国的肠癌越来越多,和国外相比差距最大,就是它的生存率,为什么呢?都是晚了,一发现就晚。国外有一个定期的做肠镜的一个习惯,我们这边一般的不太习惯。其实你看大便就能看出来。
怎么保证每天一次大便?很多,包括能够促进排便的食材,多含纤维素的蔬菜,包括燕麦、红薯、海带、萝卜,适当地喝些酸奶也有益。然后就是晚上睡觉前一杯凉白开,早晨起床第一个事一杯凉白开。再一个注意喝水,也是要定时,养成习惯。
饮食养生
还有注意的一个是饮食养生。饮食养生也是四句话:合理膳食,饮食有节,因人择食,因时择食。合理膳食,食物要多样化,食谱广泛,各类食物都要吃,吃杂食。饮食有节,定时定量、不偏食、不挑食。因人择食,不同年龄、不同的身体的状况要有选择,还有一个不同的节气也要注意选择。外国人不理解,说中国人来就要热水,外国人从来不喝,就喝凉水。刚生完孩子来凉水,别听那个,到了晚年他们都知道,得病以后,后悔都晚。
合理膳食我们总结出来的,《黄帝内经》里讲,五谷粮食为养,五果,各种水果为助,五畜,各种肉类的为益,五菜为充,各种蔬菜,都讲的让你均衡。有什么养生的诀窍?汤汤水水,清清淡淡,热热乎乎,这十二个字完全适合中国的中老年人,汤汤水水、清清淡淡,热热乎乎。我又加了几句,叫粗细搭配,不甜不咸,三四五顿,七八分饱,就更全面了。有人说我一天就一斤粮食,我说一斤粮食,你干什么活?退休了还一斤粮食,减。他说减多少?我说最多吃半斤。吃半斤?我说我一天现在就是三四两,就是这样,你看我这精气神,一天一个鸡蛋,一杯牛奶,三四两粮食,加点豆制品,加点瘦肉,就行了,还有一袋坚果,挺好的,精气神每天一点问题都没有,看病、开会、讲课,都是一样的。但是现在的问题是过量。
运动养生
还有一个运动。运动适量,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因人因时而异。这都是经验之谈。运动适量是根据不同的人,有人说我做什么好?那我说看你什么年龄了,老年人就是运动适量就是走步,可以快走,也可以慢走,你年轻人就得跑,再一个运动的时候,还要循序渐进,更关键持之以恒。还有一个因人因时而异,我总讲你看咱们北方,11月初总有一场寒流,这场大寒流一来,咱们都不适应,那时候又不给暖气。这种情况你就别6点起床去运动了,躲躲它,它过去了,你再运动,没事。你非赶那天去运动,又冷,然后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很容易造成脑出血,这都是智慧,叫因人因时而异。
节气养生
最后一个节气养生。中医讲节气养生,春天就是我们中医讲养生是养肝,所以养肝的这个节气要少吃酸的,酸入肝,吃酸的太多了以后,肝气更旺了,所以你就脾气大,爱着急,爱上火,老跟人吵架。所以吃点什么呢?吃点甜的东西,它能够养肝。到了夏天暑湿了,喝点薏仁米、稻米加上绿豆,煮起来的稀饭,挺好。又利湿,又解毒,又清热,它就是一道非常好的药膳,就可以了。到了冬天冬令进补,我们吃点涮羊肉也是可以的,这都是养生的一些常识。
从日常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今天做起,祝大家健康!
来源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