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子不仅能帮助人们走路,还有助于增强锻炼效果。老人如果鞋子穿不对,不仅达不到健康目的,还可能会受伤。
以下五种鞋,不适合老年人长时间穿着走路。
(一)尖头鞋
任何一种挤压脚趾的尖头鞋,都会对脚部造成损害。穿尖头鞋走路,会加重已有的拇囊炎(大脚趾关节上的一个硬肿块),且尖头鞋会压迫脚趾,导致足趾末端屈曲畸形,从侧面看像是一个倒“V”型,这种情况被称为槌状趾,严重者需要接受医学治疗。
(二)拖鞋
多数人认为,穿拖鞋走路很方便,但这样做其实和赤脚走路一样。习惯穿着拖鞋走路的人,容易脚后跟疼痛。这是因为,拖鞋的底部较薄,而大量行走会使足底筋膜或肌肉长期处于高负荷工作状态,导致足底筋膜受到损伤。
(三)人字拖
人字拖只适合在泳池边或沙滩上行走。这种鞋无法对足部提供足够的支撑,老人长时间穿其走路,也会导致足底筋膜炎和跟腱炎。
(四)船鞋
船鞋比较轻便,且要求前脚掌能够最大程度地弯曲,这就导致船鞋的鞋底薄软,基本没有加固的结构,也不耐磨,这也决定了它不适合在粗糙的路面上长时间穿着行走。
(五)硬皮鞋
有的皮鞋材质较硬,容易导致磨脚,尤其是鞋后跟和脚趾部分,长时间穿着会造成不适甚至受伤。其次,硬皮鞋包裹性和透气性不如运动鞋和休闲鞋,限制了其在老人日常生活中的使用。
老人上了年纪,脚容易宽大,在选择鞋子时有三原则:鞋头宽、鞋中韧、鞋跟硬。
鞋头宽软不挤脚。脚趾前要有0.5-1厘米的空余,让脚趾有充分的活动空间。
鞋中韧度适宜,不易崴脚。挑鞋时,可试着用手转一下,扭不动或是转成麻花样都不可以。过于柔软的鞋底,可能无法为脚部提供足够的支撑,增加崴脚和足底损伤的风险。鞋底应有防滑设计。橡胶大底、左右横纹和表面粗糙的鞋底,是防滑的关键。这样的设计能够提供更好的抓地力,降低跌倒的风险。
后跟有硬度,可防护脚跟。同时,鞋子应包裹住脚踝部分,避免过于宽松导致不跟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