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4月第二个星期六是全国第23个“爱鼻日”,2025年的主题是“关爱鼻腔健康,畅享清新呼吸”。旨在提高公众对鼻科疾病的认识,科学普及鼻科疾病的知识,增强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今天上午我院耳鼻喉科医务人员在候诊大厅进行了“爱鼻日”科普宣教。
鼻腔是呼吸系统的第一道防线,每日处理10,000升空气,鼻腔是呼吸系统的第一道防线,负责加温、加湿、过滤空气中的灰尘、细菌和过敏原的清洁功能。
鼻毛做为天然屏障可阻挡50%以上的大颗粒污染物,减少肺部负担,鼻腔内黏液含有溶菌酶,能杀死部分病原体,保护呼吸道健康。若鼻腔出现问题,会引发鼻炎、鼻窦炎、过敏,甚至引起呼吸道感染,影响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一.常见鼻部疾病与症状
1.过敏性鼻炎
症状:鼻痒、打喷嚏、流清涕、鼻塞,伴眼痒、嗅觉减退。
预防:避免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保持室内清洁;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抗过敏药物喷鼻口服等。
2.鼻窦炎
症状:鼻塞、黄脓涕、头痛、嗅觉减退。
预防:及时治疗感冒,尽早就医,避免用力擤鼻,保持鼻腔通畅。
3.鼻出血
病因:干燥、外伤、血液病、高血压等。
处理:前鼻孔出血且出血量不多时,低头捏住鼻翼压迫止血,勿仰头;若频繁出血或出血较多时,需立即就医。
二.日常防护
1.避免不良习惯:要杜绝抠鼻、挖鼻等行为,这些不良习惯极易损伤鼻腔组织,导致鼻腔干燥,甚至会引发鼻炎等疾病。如果感觉鼻腔内有异物或发痒,可用生理盐水或医用洗鼻器进行简单冲洗,有助于清除鼻腔内的灰尘和过敏原。
2.避免滥用鼻部喷剂:部分药物可能引发药物性鼻炎,如需使用,一定要遵医嘱。
3.戒烟:吸烟直接损伤鼻黏膜,增加鼻咽癌风险。
4.正确擤鼻涕: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不会注意到这个小细节,导致中耳炎等其他疾病的发生。正确的方法应该是两侧交替擤鼻,即按住一侧鼻孔,轻轻擤另一侧。同时要避免用力过猛,以免损伤鼻腔黏膜。
5.在雾霾天气或花粉季,尽量减少外出时间。若必须外出,应佩戴口罩,阻挡粉尘颗粒、花粉等过敏原进入鼻腔。花粉季关闭车窗。
6.在气候干燥时,可以使用加湿器增加室内空气湿度,避免鼻腔过于干燥。也可适当使用一些滋润鼻腔的药物或滴鼻剂,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7.增强免疫力: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坚持适量的运动,合理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有助于增强身体免疫力,减少鼻部疾病的发生。
三.警惕!这些鼻部问题不可忽视
1.单侧鼻塞持续2周以上。
2.鼻涕带血或异味。
3.嗅觉突然丧失。
四.注意事项
1.棉签挖鼻孔:易划伤黏膜引发感染,还可能将异物推入深处。
2.长期依赖鼻喷药:血管收缩剂(如萘甲唑啉)超1周使用可致药物性鼻炎。
3.忽视儿童张口呼吸:可能是腺样体肥大信号,长期会导致“腺样体面容”。
五.祖国医学过敏性鼻炎防治迎香穴按揉法
准备姿势:可以选择坐位或平卧位,保持身体放松,头部端正。
手部姿势:将双手食指或中指的指腹放在两侧迎香穴上。
按揉方法:以穴位为中心,进行轻柔的按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均可,注意力度适中,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每组按揉 30次,每次可重复进行 3~5 组。每日1~2遍。
健康呼吸——从“鼻”开始!宣教科普,让更多人了解鼻腔健康的重要性。定期体检,30岁以上建议每1年做一次鼻内镜检查。关爱身边鼻炎患者,拒绝调侃“过敏性体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