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院抓来的中药,一般都要煎煮成汤剂后服用,煎煮方法的正确与否,关乎中药的治病疗效。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就曾说过“凡服汤药,虽品好专精,修治如法,然煎煮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品无力”。中药煎煮对煎药用具、用水、火候、煮法都有一定的要求。
煎药用具
煎煮中药的器具应首选砂锅、瓦罐,因为它化学性质稳定、受热均匀。如果没有砂锅,我们可以选用搪瓷锅、玻璃、不锈钢等材料制作的器具。但不论何种器具,都应该有合适的盖子可以盖上。绝对不能用铝、铁等易被腐蚀、化学性质不稳定的材料以及塑料制品制作的器具。它们不仅能与药物发生反应,降低疗效,甚至有可能使药品产生毒副作用。
煎药用水
一定要用水质洁净新鲜(符合饮用水标准)的饮用水,如自来水、井水、纯净水等。
煎药用火
煎煮中药一定要用可以调节火力,靠外部传导热量的加热源。如:直火火源、电炉、电磁炉等。但需注意的是,不要使用微波炉。因为微波炉加热的原理是从分子层面产生热量,难以保证中药中的有效成分不在加热的过程中被破坏。
煎药方法
1.浸泡:先将中药用冷水浸泡不少于30分钟,加水量以浸过药面2~5cm为度。一般中药煎煮两次,第二煎加水量为第一煎的1/3~1/2。每次煎好后,滤出药液,最后将两次滤出的药液混合后分2次服用。
2.煎煮火候:一般先用大火(武火)加热使汤剂快速达到沸腾后,再改用小火(文火)保持微沸,慢煎。
3.煎煮时间:根据药物的治疗作用而定。一般药物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煎30分钟。第二煎的煎煮时间应当比第一煎的时间略缩短,或遵医嘱。
以下药物煎煮时间不同:
1.解表药、清热药:不宜久煎,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煎15~20分钟。
2.补益药: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煎30分钟以上。
煎药注意
1.煎药器具用前应当保持清洁,用后应当立即去掉药渣并及时清洗(尤其是含毒性饮片的处方)。
2.煎药时,要适当进行搅拌(2~3次),防止药液溢出、干锅和药物焦糊。
3.煎好后立即滤出药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