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用药考究>>第一章 总论>>第一节 《伤寒论》中的理法方

第一节 《伤寒论》中的理法方

一、理

理是指中医所讲述的人的生理和病理两个方面,在健康的情况下,机体呈现一种相互协调的“阴平阳秘”状态。在遇到邪气侵扰时,打破了“阴平阳秘”状态,从而出现了阴阳失去平衡,从而表现出发病的状态。因此,疾病在中医上讲是机体内部正不胜邪、阴阳失去平衡的结果,而且从整个机体的角度来理解,任何局部的发病状态都应该是整体病变在局部的表现。所以辨证论治作为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不仅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更是中医学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证,就是对人体发生疾病过程中某一部分病理的概括。它反映出疾病发生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发展的本质,概括了病位、起因、病性,和正邪相互之间的关系,因此它能更全面、深刻、正确地揭示疾病的本质。辨证,就是将四诊法(望 、闻、问、切)收集到的症状、材料和体征,经过综合分析,然后判断为哪种证。论治,就是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中医治病首先着眼于证,而不是病。因此,会出现一种疾病的不同证候,其治疗的手段就因证而异;而不是同一种的疾病,如果它们的证候是相同的,那么也可能用同一种治疗手段,这就是“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中医临床上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既辨证又辨病,但主要是在“证”的辨别上下功夫,次要着眼于“病”的异同,通过辨证去了解疾病。

二、法

法是指临床的治疗方法,是在辨证的基础上确定的。中医临床治疗方法有着几千年的治疗思路和要领,主要思想是辨证思治。一般分为三个层次。

1.治疗法则 按照中医临床治疗的原理,主要有扶正祛邪,调理阴阳,三因制宜等具有普遍性的治疗方法。

2.治疗原则 中医治疗原则是依据“证”的综合分类,确定治疗疾病的方法。比如,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等。虽然临床病理变化具有复杂性,但是在常见的证型、证候之间有着一定的可追寻的规律,也就是一种疾病的病理发生变化可以同时在几个病证之中体现。因此,以病证作为进入点,就出现了“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的现象,并确立了“证相同治亦相同”的原则。

3.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是指在中医医学治疗法则、治疗原则的指导下,针对某一证确定具体治疗方法。清代中医学家程钟龄曾在《医学心悟》中有论病之源以“内伤、外感”四个字概括;论病之情,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个方面为统顾;论治病之方,又以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个方法为基础,这其实就是八类证的治疗原则,不仅如此,许多古代名医又在八法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许多特殊的治疗方法。

(1)“透热转气”法:该治法出自叶天士的《外感温热论》,其中这样写道:“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可见“透热转气”是温热病热邪进入营分阶段的治疗法则。虽然热邪进入营分,但可以开达转出从气分解。透热转气法,即是透营转气法,适用于热性疾病起初传入营分的治法,代表方剂为清营汤。主要症状是身体发热,夜晚的时候更加厉害、因为烦闷睡不着、有口渴、有时胡言乱语,或出现一些斑疹,舌绛而干,脉象细数。治法适宜在清营解毒中,佐以清气分的药物,用来引导邪气出气分,从外而解。其治疗成功的标志是身体热逐渐退去,神智清楚,脉静舌苔生长。

(2) “逆流挽舟”法:其代表方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败毒散,以解表药为主,佐以益气之人参,扶正以助祛邪,祛邪而不伤正,主治气虚外感风寒湿证。同时治疗外邪陷里而成下痢疾病也有疗效,把陷里之邪从表面疏散,所谓的“疏散表邪,除里滞,则自愈”以此称“逆流挽舟”法。

(3) “苦寒直折”法:代表方有《外台秘要》中的黄连解毒汤,主要治三焦火毒热盛证。该证乃火毒充斥三焦所致。火热病毒旺盛,充斥波及在三焦上下内外,因此发热烦躁、夜不能寐;热灼伤津液,则口咽干燥;血因为热的逼迫,而随火邪上逆,所以发为吐血衄血;热邪侵袭到络脉,因此血液溢到肌肤形成斑疹;热毒往下逼迫于大肠,则发为下痢;瘀与热熏蒸外越,则发为黄疸;热邪存在肌肉,就形成了痈肿疔毒;舌头发红舌苔发黄,而脉数有力,就是火毒炽盛的证候。以上所举证侯,都是实热火毒所引起的疾病,适宜用苦寒直折亢火,治以泻火解毒。

(4) “以泻代清”法:代表方是《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凉隔散,主要治疗上中二焦火热证。上焦的无形火热毒邪炽烈,中焦的火热燥邪内结于内,这时如果只清上焦则中焦燥结不能去除,而如果单独泻下焦则上焦的邪热不能够得到解决。清泻并施,才能切中病情,故治以泻火通便为法,清上焦与泻下焦一起进行,泻下焦郁热达到清泻胸膈热邪,就是“以泻代清”的意思。

(5) “凉血散血”法:代表方是《外台秘要》中的犀角地黄汤,此方主要治疗热邪入血分证,是热毒深入血分导致。主要体现在身体发热说谵语,或吐血、衄血、便血、尿血,斑色紫黑,舌头深红色且起刺,脉数;或欣喜欢喜过度犹如发狂,或口燥咽干,或出现大便颜色黑易解。这个证不清热血就不会好,瘀去必散血,就是叶天士所说的“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因此组方配伍上以凉血散瘀、清热解毒为主。这个方凉血解毒为主,同时散瘀活血与凉血都用上了,使得热清血宁却无耗伤血脉动血的顾虑、凉血止血又没有冰伏留瘀的弊端。

(6) “火郁发之”法:其代表方为《脾胃论》的清胃散和《东垣试效方》普济消毒饮,但是因其配伍用药不同“火郁发之”之意也略有不同。清胃散主治胃火牙痛,以清胃凉血为首要目的,用川连解胃腑之热为主,因其性味大苦大寒。次用甘辛微寒的升麻,一方面是由于它清热和解毒的作用,同来治疗胃火引起的牙痛;另一方面是“火郁发之”,由于它轻清升散透发,可宣达郁遏之内伏之火。而普济消毒饮主治大头瘟,升麻、柴胡用来疏散风热,引导所有药物上行到头面,且寓“火郁发之”之意,功兼佐使之用。芩、连得升麻、柴胡引药上行,得以清除头面的热毒;配伍黄芩、黄连是为降,使其升中有降,用来防止其升发的太过,二者起到相反相成的作用。本方苦寒清泻与辛凉升散一起应用,清中有散,降火之中有升,药至病所,火郁发之。

(7)“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法:代表方为芍药汤,配伍当归来养血活血,重用芍药来养血和营、缓急止痛,体现出“行血则便脓自愈”之义,木香、槟榔可以行气导滞,“调气则后重自除”,四种药相互配伍应用,来调气和血,并且可以同时治疗湿热邪毒熏灼肠络,耗伤阴血的顾虑。

(8)“治痰先治气,气顺则痰消”法:代表方是《丹溪心法》中的越鞠丸,本方治疗六郁证,以行气解郁为主。重用行气药,达到气行引导血行,气行则痰消。本方用五药治六郁体现了“治痰先治气,气顺则痰自消”之意。本证以气郁为主,气郁则其他五郁就起来了,血郁、痰郁、火郁、湿郁、食郁五郁又可加重气郁因此以行气解郁为主。

(9)“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法:代表方为消风散,本方治以疏风止痒为君,配以除湿清热,养血之臣。本方治疗由风湿或风热之邪侵入人体,浸淫血脉,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郁于肌肤腠理之间所导致的以出红疹、皮肤瘙痒,或抓破后渗溢津水为主症的风疹、湿疹证。本方配伍当归、生地来养血活血,滋养阴液,既补已受伤之阴血,又制约诸药之湿燥,且达“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以上所有的药一起用,共同起到清热除湿,疏散风邪养阴血的功效。

历代医书中有关中医治法涉及方子较多,徐志尧老师认为方剂学和治法,皆为中医学理、法、方、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八法”归纳,概括了历代医家关于治法的论述。但由于临床表里、寒热、虚实等病情复杂多变,常需要多法并用。

三、方

方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中医学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就是治疗方剂。中医学中“方从法出”、“ 方即是法”和“方随证设”等说法,都体现出了方剂与证候及治法之间的辨证关系,即方剂的使用一定要符合中医学对辨别病证和治疗疾病的原理。

方剂是中药的有机组合,大夫在组方时应做到仔细分析,搞清楚病变的主次矛盾关系或重要环节,突出物尽所用,扬长避短,即所谓“方有合群之妙用”。要想做到这些,我们应该注意下面几个点:

1. 配伍组合

方剂中药物的配伍组合也可以称为药对,药对是介乎中药学与方剂学两者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它包含药对配伍、药对成方等内容,在方剂学中涉及的比较广泛。一种药物与不同的药物配伍会产生不同的作用,比如半夏、桂枝等都是伤寒论中常用的药物。

半夏味辛,性温而燥,有温化寒痰、燥湿化痰的作用,用来治脏腑的湿痰;是止呕的良药,很多原因造成的呕吐都可以配伍运用,对寒痰、湿痰或畏寒呕吐最好;半夏又可辛开散结,燥湿化痰消痞,也可治胸脘部痞塞胀满,咽部疼痛、高热面赤饮不解渴、心下痞满等证;还可以外用来消肿止痛。

(1)配伍组合之半夏

1)半夏配天南星燥湿化痰:半夏专治湿痰,恶心呕吐;天南星治风痰,兼走经络,能祛风定惊。两药并用,半夏具有燥湿健脾的功效,可以杜决生痰的源泉;天南星具有开泄化痰的功效,可以搜经络中之风痰;合可散全身痰结,尤以祛风痰为著。

2)半夏配旋复花止咳止呕:半夏消痰散结,降逆和胃;旋复花具有下气行水,开结消痰,降气止噫的功效。半夏偏重于燥湿化痰,旋复花侧重于下气行水兼宣肺。两药并用,祛痰止咳,可加强和胃止呕的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痰饮壅肺之咳喘及寒湿犯胃所引起的噫气支饮和呕吐,胸闷气短,咳逆倚息不能卧,面浮肢肿,心下痞坚等。

3)半夏配茯苓健脾燥湿:半夏辛温,具有燥湿化痰,和胃降逆,消痞散结的功效。茯苓味甘淡,擅长补脾,利湿,且补而不腻,利而不猛,既能扶正,又可祛邪。两药并用,共同起到燥湿化痰、健脾利水、利水宁心之功。

4)半夏配陈皮理气化痰:半夏辛温燥烈,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的功效。陈皮辛苦而温,擅长健脾理气,化痰燥湿的功效。两药一起应用,半夏得到陈皮的帮助,使气顺痰消;陈皮得到半夏的辅助,则痰除气自下。两药并用,共奏燥湿化痰、健脾和胃、理气止呕的功效。

5)半夏配藿香调脾胃:半夏性燥烈,偏重于燥湿和胃,降逆止呕;藿香化湿和脾,宽中理气,和胃止呕。两药一起应用,有化湿和胃的功效,并有很强的止呕作用。

6)生姜配半夏相使相畏:生姜辛温燥散,具降逆、止呕、和胃、化痰的功效。与半夏两药配伍,半夏则是主药,生姜化水止呕成了辅药,相互协同而增强和胃止呕之效。主要用于治疗水饮停胃而见呕吐清水痰涎,苔白腻等症。

7)半夏配贝母润燥相济:半夏味辛性温而燥,是燥湿化痰、温化寒痰之要药。贝母甘凉,润肺止咳效佳。二药相反相成。治各种痰湿咳嗽。平常多用于湿痰咳嗽、偏寒偏热都可配伍使用。

8)半夏配瓜蒌化痰消痞:半夏味辛性温燥烈,具有化痰降逆,消痞散结的功效。瓜蒌清热化痰,宽胸散结。两药相成为用,化痰散结,宽中消痞的功效显著。

9)半夏配天麻化痰息风:半夏味辛性温,为治疗湿痰的主药;天麻甘平,是治疗内风的圣药。前人有“无痰不作眩”的说法。用半夏的燥湿化痰的功效治为主,用天麻的息风平肝作用为辅。两药配伍应用,可以化痰息风,治疗眩晕,头痛等症。平常多用于风痰上扰,证见恶心胸闷,头痛眩晕,舌苔白腻,脉弦滑等症。

10)半夏配黄连辛开苦降:半夏性辛散苦燥且温通,燥脾湿化痰浊,能降胃气,止呕吐,又能辛散消痞散结;而黄连味苦性寒降泄,清泄胃热而兼燥湿,以散中焦气分之热结为主。两药配伍,用以调和阴阳,辛开与苦降同用以调其升降。平常多用于痰多黄稠,湿热痰浊,大便郁结,胸脘满闷,苔黄腻,脉弦滑;因寒热互结,气机失畅所引起的心下痞满,按之作痛;胃热呕吐,或干呕痰少。

半夏的配伍众多,临床应用广泛,临床医师在使用是应巧妙配伍,合理应用,发挥半夏的最佳治疗作用。

(2)配伍组合之桂枝

1)桂枝配伍白芍:桂枝性辛温,发散风寒以解肌发表,和卫气,走表;白芍性酸寒,滋敛能和营阴,走里。二者配伍应用一表一里,则卫阳得以通畅而不伤营阴,滋敛营阴而不滞阳气;一开一合,可使发汗而不伤阴。止汗而不留邪。适用于外感风寒,营卫不和之症状,比如桂枝汤。《本草疏证》曰:“其功最大,施之最广。无如桂枝汤,则和营其首功也”。

2)桂枝配伍甘草:桂枝性味辛温发散,温通心阳;炙甘草味甘能健脾而益心气,二药合用辛甘化阳,益气通脉而补益心脾。

3)桂枝配伍附子:桂枝味辛性温香窜,具有解肌散表祛风寒的作用;附子性味大辛,大热,为纯阳燥烈之品,补阳祛深伏的寒邪。二者配合应用,既祛寒止痛,又可以温经通阳,方如桂枝附子汤。

4)桂枝配伍茯苓:茯苓具有淡渗利水驱湿的作用,味甘性平可补脾益胃;桂枝为芳香之品,在外行于肌表,具有通阳化气的功效。土强自可制水,阳健则能御阴,二者配伍则温阳健脾,利水降浊,方如苓桂术甘汤。《金匮要略心典》曰:“桂枝得茯苓则不发表而反行水”即此义。

5)桂枝配伍桃仁:桃仁味苦甘性平,苦能泄降导下而破瘀,甘能和畅气血而生新,为行瘀通经常用之要药;桂枝甘温助阳,能行里达表,有温通阳气。流畅血脉而和血散瘀之功。两者配伍,有温阳通络散瘀的功效。方如桂枝茯苓丸。

6)桂枝配伍川芎:桂枝味辛性温通阳,具有温经散寒,祛风通络的功效,川芎味辛性温香窜,走而不守,具有活血祛风,行气止痛的功效,为血中之气药。二药配伍使用集温、通、行于一体,具有祛除风寒,温通经脉,通利关节,止痹痛之功效,这两味药相配主治风寒湿痹,痛经。汗凝经脉者。方如温经汤。

7)桂枝配伍牡蛎:牡蛎性寒质重,具有益阴潜阳,镇静安神的功效,味咸涩又有固涩收敛之功,入肾经;桂枝辛香走窜,透达营卫,温通心阳,归心经。两药合用,具有调和阴阳,调和营卫,敛气固本的作用,主要治疗阳气受损引起的虚阳,烦躁。心悸,汗出,失眠,遗精等症。方如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此外桂枝在临床上还有桂枝配伍石膏、桂枝配伍葛根、桂枝配伍柴胡、桂枝配伍厚朴、羌活与桂枝、桂枝配伍饴糖、桂枝配伍黄连等配伍应用。

在方剂学中即便是相同的药物组成因剂量配伍比例不同而使作用发生变化的。比如:戊己丸、左金丸、香连丸同时有黄连与吴茱萸的配伍方式,具有辛开苦降的功用。不同点在于:左金丸中黄连的用量是吴茱萸的六倍,主要治疗清肝泻火,和胃降逆,治疗胁肋疼痛、呕吐泛酸的肝火犯胃证;戊己丸中黄连、吴茱萸药量相等,讲求清热和开郁同重,加入白芍来达到和中缓急的目的,主要治疗胃痛吞酸、腹痛泄泻引起的肝脾(胃)不和证;香连丸连、萸同炒后去吴茱萸,主要以清热燥湿为主,加木香以行气和止痛,主要治疗脓血相兼的湿热痢疾有腹痛里急后重者。临床还有以吴茱萸用量反重于黄连的,名为反左金丸,主要用于治疗虚寒性胃寒引起的呕吐、吞酸等症。还有半夏与麦冬的配伍,在麦门冬汤中两者用量比例是7:1,而在竹叶石膏汤中麦冬与半夏的用量比例是2:1。

所以,在临床应用中不同的方剂可能由相同的药物组成,只是药物之间的用量配伍比例不同所产生的功效也会有很大的区别。

2.中药剂型选择

中药剂型的选择在《伤寒论》当中有相关论述,即根据中药剂型及作用不同,给药的部位和服用方法也不相同。例如:具体的中药剂型中,汤剂除了常规用汤剂服用外,还有一种“咽服”,“咽服”主要作用是使药效持续作用在咽部,因此比较适宜咽喉部的疾患。散剂以和服法,或以米汤和服,如五苓散;或以水和服,如烧裈散;或以沸汤和服,如文蛤散。此外还有“丸剂”,如麻子仁丸,就要以饮送服;理中丸要用沸汤温服法;同时,还有一种可以用煮丸服用的方法,如抵当丸,用水将药丸煮后,连同药渣一起服用。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外治法,如服用大青龙汤药以后,有出汗较多的情况,就可以用温粉扑在皮肤上。还有通过肠道用药的润肠通便法,比如蜜煎导法,“以内谷道中,以手急抱,欲大便时乃去之”;灌肠法,将猪胆汁“灌谷道内,如一食顷”。

(3)剂量的选择:内服中药的剂量在《伤寒论》中做了明确规定,对不同病证的治疗要严格把握每次服用的药量,不能同一而待。比如在桂枝汤的用量上,就有服一剂“微汗”与“如水流漓”之分,还有“汗不出”则要继续依照服用方法再来一剂甚至多剂的说法。所以剂量的确定,要服从治疗的需要。而且,同一个方剂治疗目的不一样,所服用药物的量也要做出相应的变化。比如调胃承气汤,治疗和胃时,要少量温服,目的是要“濡润胃府而存津液”;而用于燥热内结的病证,就需要顿服(刘渡舟《伤寒论诠解》)。

(4)不同炮制品的选择:姜味辣性温,有发表散寒、止呕温胃、止泻解毒、止咳温肺、调味等很多功效。

其中姜的炮制品包括生姜、生姜皮、生姜汁、生姜叶、生姜肉,虽同为姜,但功效却是不一样的,炮制后的煨姜、姜炭和炮姜其功效更是不一样。

生姜,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散寒除湿,利水消痰的功效。如在桂枝汤中用生姜和桂枝配伍应用可以散邪,兼有和胃、降逆止呕的作用。

生姜汁性味辛温,辛散胃寒之力最大,经常用在治疗呕吐和增强药效上。在方剂二妙散若加生姜汁调服,可以帮助增加通络和止痛的效用。

生姜皮味辛性凉。具有消腹胀浮肿、中和脾胃、除痞满、去翳帐的功能。《医林纂要》谓其:“姜皮辛寒,凡皮多反本来性味,故寒。”在五皮散方剂中放入生姜皮,和脾散水可以消水肿。

生姜肉性味辛温,功效是散寒发表、止咳消痰、止呕温胃,凡有阴虚内热以及痈疮肿毒的人都不能吃。生姜皮与生姜肉药性正好相反,因此,食用生姜或药用生姜的时候,有“留姜皮则凉,去姜皮则热”的说法。

煨姜是把生姜块用湿纸或湿面包裹起来,直接放在已加热过的滑石粉或麦麸中。也可以将湿纸或湿面将生姜块包起来,埋在烧热火灰里,煨至面和纸都成焦黄色,姜半熟时拿出,去除面或纸,把姜块切薄片入药。此即《理伤续断方》之“面煨”。

炮姜是锅内放干净的砂子,用大火炒热,放干姜片或丁块,不断炒,炒到外表面呈现棕褐色,内部成焦黄色的程度,拿出来放凉。炮姜这个时候质地疏松,具有了温经止泻、温中散寒的效用。

姜炭有止泻温中、止血温经的效用。经常用来治虚寒性便血、吐血、血崩等证。

5.服药的方法和服药后的护理

服药的方法和服药后的护理对疾病的日后转归也是有很大影响的。

(1)寒温服法:《伤寒论》中的内服药,许多都是温服。如桂枝汤“适寒温,服一升”。但是也应该具体病证具体用法,也有反用的服用方法。如小承气汤因为性寒就需要温服;半夏散及汤就比较适合冷服。

(2)服药时间:平旦服,指在清晨没吃饭前服药。日服,指在白天服药。日夜服,白天晚上都用药。食前服,指在饭前服药。如桃核承气汤证病位在下部,应该先吃后服药,才能更好发挥药物的疗效。先其时服,指的是发病前就应该服用。不拘时服,如半夏汤“徐徐咽之”,没有固定的时间要求。

(3)服药次数:顿服法,一次将要吃完。数服法,指将药分不同次数服完。具体则分为如下几法。

1)一服法:对于疾病的治疗方法,张仲景说过“中病即止,不必尽剂”。所以,如一次服药后病情痊愈者,则剩余的药不需要再服,此为一服法。如大青龙汤“一服汗者,停后服”。

2)二服法:《伤寒论》中有“日二服”和“再服”。“日二服”指在早晚服用汤药;再服的意思就不用在时间上如此要求。比如茯苓四逆汤就是日二服;大黄黄连泻心汤为分温再服。当然,具体看病情的变化,有时候不一定都要服完。

3)三服法:是指将药物按早、中、晚的时间分布分三次服用完,如五苓散为“日三服”;或者在一定的时间内分三次服用完药,则为“分温三服”。麻黄升麻汤三服,每次间隔时间为“相去如炊三斗米顷”。三服法亦根据病情不必尽剂。桃花汤需日三服,但服用一次后痊愈则剩下的不需要再服。

4)频服法:如果服药的次数已经超过三次的是频服法,比如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分为五次服,猪肤汤则分为六次服,调胃承气汤则不拘次数少少温服。对于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需要日夜连服,也属于本法。比如黄连汤“昼三夜二服”,理中汤“日三四夜二服”等都属于频服法。

(4)服药后的护理

1) 啜粥法:桂枝汤方后云:“服药以后一会儿,需啜热的稀粥一升余。”喝粥可助胃气,益于津液的生成。一方面是借稻谷的气来增加汗的来源,另一方面借热排汗,到达祛除邪气的目的,从而达到辅助药力的目的。又如理中汤,需要热粥一升许来帮助药的力量来温养中气。

2) 白饮法:白饮即米汤。五苓散即是白饮和服,和桂枝汤啜粥的意义差不多。白散以白饮服,慢慢的往下散。半夏散也是白饮和服,意义在于保护胃存津液;也有啜粥的含义,从中达外,使内外之经脉通畅,而使少阴之枢机出来。此外,小结胸证为大。结胸证的“按之则痛”和“痛不可近”;心下悸喜按,辨证属虚,都可以辨别证侯属实。可见,按之反馈,也有虚实之辨。


 上一节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