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用药考究>>第二章 各论>>第十二节 补虚药>>大枣

大枣

为鼠李科植物枣Ziziphus jujube Mill的成熟果实。主产于河北,河南、山东等地,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生用。

【别名】红枣。

【处方用名】大枣。

【药性】甘,温。归脾、胃、心经。

【功效】补中益气,养血安神。

【临床应用】

1.补养心脾为主

大枣配甘草:补养心脾,代表方:当归四逆汤

1)大枣甘,温。归脾、胃、心经,益气生津,甘草和中缓急。相配则甘缓益气,补养心脾,可用作心脾气虚的佐使药。代表方:当归四逆汤

当归四逆汤

当归三两 桂枝去皮,三两 芍药三两 细辛三两 甘草炙,二两 通草二两 大枣擘,二十五枚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治腰、股、腿、足疼痛属血虚寒凝者,可酌加续断、牛膝、鸡血藤、木瓜等活血祛瘀之品;

内有久寒,兼有水饮呕逆者,可加制吴茱萸、生姜等温中散寒之品;

若用治妇女血虚寒凝之经期腹痛,及男子寒疝、睾丸掣痛、牵引少腹冷痛、肢冷脉弦者,可酌加乌药、盐小茴香、高良姜、醋香附等理气止痛之品。

2)伤寒论中有40个方剂使用了大枣,其中28个方剂使用十二枚大枣;3个方剂使用四枚大枣;1个方剂使用五枚大枣; 2个方剂使用十枚大枣;1个方剂使用十五枚大枣;2个方剂使用廿五枚大枣;1个方剂使用三十枚大枣;2个方剂使用六枚大枣;

2.补气为主

大枣配人参:大补气血,代表方:小柴胡汤

二药均能益气养血、补脾生津。大枣甘缓善补脾胃虚弱;人参大补气血,振奋脾阳。相配大补气血之功更佳,常用于气血不足、脾气虚衰所致的不思饮食、倦息乏力、泄泻等症。

小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味苦,微寒) 黄芩三两(味苦寒)人参三两(味甘温) 甘草三两(味甘平) 半夏半升(洗,味辛温) 生姜三两(切,味辛温) 大枣十三枚(掰,味甘温)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若胸中烦而不呕,去半夏、人参,加栝蒌实一枚。

若渴者,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栝蒌根四两。

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

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四两。

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

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三两,温复取微汗愈。

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

3.补中健脾为主

大枣配白术:大枣补脾胃、益中气;白术健脾燥湿。相配补中健脾燥湿的功效较好,常用于脾虚泄泻。代表方:防己黄芪汤

防己黄芪汤

防己一两 黄芪去芦,一两一分 甘草炒,半两 白术七钱半

上锉麻豆大,每抄五钱匕,生姜四片,大枣一枚,水盏半,煎八分,去滓,温服,良久再服。服后当如虫行皮中,从腰下如冰,后坐被上,又以一被绕腰以下,温令微汗,瘥。

兼腹痛者,为肝脾不和,加炒白芍柔肝理脾,缓急止痛;

喘者,为肺气不宣,加蜜麻黄少许以宣肺平喘;气上冲着,加桂枝以平冲降逆;水湿偏盛,腰膝肿者,加茯苓、泽泻以利水消肿;

阳气不足、水溢肌肤之皮水,症见水肿较甚,按之没指者,加桂枝、茯苓,去白术,以温阳化气,健脾利水消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2g,或10-30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本品甘壅助湿滞气,令人中满,故湿盛或气滞所致之疾,不宜单用或大量服;且本品味甘,能助湿生痰蕴热,故一切实热、湿热、痰热所致诸疾,均不宜服;患虫积者、龋齿作痛者忌服。

【参考资料】

1.古籍摘要

《神农本草经》:“安中养脾。”

《名医别录》:“补中益气,强力,除烦闷。”

2.现代研究

化学成分

本品含有三萜酸类、皂苷类、生物碱类、黄酮类、糖苷类、核苷类,挥发油、植物甾醇、木脂素类,另外大枣还富含有机酸、糖类及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药理作用

大枣具有免疫兴奋、抗氧化抗衰老、补血、保肝、抗肿瘤、整肠、抗HV抗炎、抗微生物、甜味抑制、免疫调节、抑制黑色素生成、镇静、舒张血管、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等作用。

临床应用

治脾胃虚寒型泻痢:以大枣、红糖各50g,水煎,喝汤食枣,每日1剂,治疗脾胃虚寒型泻痢,效佳。


 上一节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