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用药考究>>第二章 各论>>第二节 清热药>>秦皮

秦皮

为木犀科植物苦枥白蜡树Fraxinus rhynchophylla Hance、白蜡树F. chinensis Roxb.、尖叶自蜡树F Chinensis Roxb. Var. acuminate Lingelsh.或宿柱白蜡树F.stylosa Lingelsh.的干燥枝皮或干皮。产于吉林、辽宁、河南等地。以条长、外皮薄且光滑者为佳。春、秋二季剥取,晒干。生用。

【别名】匕秦皮、梣皮。

【药性】苦、涩,寒。归肝、胆、大肠经。

【功效】清热燥湿,清肝明日,收敛止带、止痢。

【临床应用】

1.以清热燥湿止痢为主

秦皮配伍黄连,秦皮清热燥湿、收涩止痢、止带;黄连善去脾胃大肠湿热。二药合用,清热燥湿,止痢,用治湿热泻痢,里急后重等症。代表方剂,白头翁汤。

白头翁汤

白头翁15g,黄连6g,黄柏12g,秦皮12g,上药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渣,温服一升,不愈再服一升。现代用法:水煎服。

若外有表邪,恶寒发热者,加葛根、连翘、银花以透表解热;里急后重较甚,加木香、槟榔、枳壳以调气;脓血多者,加赤芍、丹皮、地榆以凉血和血;夹有食滞者,加焦山楂、枳实以消食导滞;用于阿米巴痢疾,配合吞服鸦胆子(桂圆肉包裹),疗效更佳。

2.以清肝明目退翳为主

秦皮配伍栀子,秦皮清热之中能泻肝火,明目退翳;栀子清泻三焦热邪。二药合用,清热泻火,清肝明目,用治肝经郁火所致目赤肿痛,目生翳膜。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外用:适量,煎水洗眼或取汁点眼。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者忌服。

【参考资料】

1.古籍摘要

《神农本草经》:“主风寒湿痹,洗洗寒气,除热,目中青翳白膜,久服头不白,轻身。”

《名医别录》:“疗男子少精,妇人带下,小儿痈,身热。可作洗目汤。皮肤光泽,肥大有子。”

《药性论》:“主明目,去肝中久热,两目赤肿疼痛,风泪不止;治小儿身热,作汤浴,差。”

《日华子本草》:“洗肝,益精,明目,治小儿热惊,皮肤风痹,退热。”

《履巉岩本草》:“治天蛇毒,似癞非癞。”

《医林纂要》:“坚肾泻肝,平相火,止惊痫。”

《本草拾遗》:“桪木皮、叶,煮洗蛇咬,亦作屑敷之。”

《汤液本草》:“主热痢下重,下焦虚。”

《本草汇言》:“敛精,收泪,息崩,止痢。”

《本草便读》:“主少阳协热之痢疾,逐水行皮,洗厥阴湿火之阳邪,祛风明目。”

2.现代研究

化学成分 苦枥白蜡树树皮含七叶素、七叶苷等香豆精类及鞣质。白蜡树树皮含七叶素、秦皮素。尖叶白蜡树树皮含七叶素、七叶苷、秦皮苷等。宿柱白蜡树树皮含七叶素、七叶,秦皮苷、丁香苷、宿柱白蜡苷。

药理作用 本品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福氏痢疾杆菌、宋内氏痢疾杆菌均有抑制作用;七叶苷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链球菌、奈瑟氏双球菌有抑制作用;秦皮乙素对卡他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福氏痢疾杆菌也有抑制作用;所含秦皮乙素、七叶苷及秦皮苷均有抗炎作用;秦皮乙素有镇静、镇咳、祛痰和平喘作用;秦皮苷有利尿、促进尿酸排泄等作用;七叶树苷亦有镇静、祛痰、促进尿酸排泄等作用。

临床应用 治慢性直肠炎。予秦皮止泻汤(秦皮20g、石榴皮20g,败酱荤30g,蒲公英‘吨、金银花30g、黄柏l5g,黄连10g),先浸泡半小时,煎20分钟,取汁150一 200ml,中药保留灌肠,日1次;内服中药健脾消炎汤(党参15g、臼术15g、黄芪30g、淮山药15g、茯苓15g,炒扁豆15g、莲子10g,木香6g、甘草Sg,加减治疗,日I剂,分3次服。


 上一节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