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用药考究>>第二章 各论>>第六节 温里药>>吴茱萸

吴茱萸

本品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 Euodia rutaecarpa (Juss.) Benth. 、石 虎 Euodia rutaecarpa ( Juss. ) Benth. var. officinalis (Dode) Huang 或疏毛吴茱萸 Euodia rutaecarpa (Juss. ) Benth. var. bodinieri (Dode) Huang的干燥近成熟果 实 。8〜11月果实尚未开裂时,剪下 果枝,晒干或低温干燥,除去枝、叶、果梗等杂质。

【药性】辛、苦,热。有小毒。归肝、脾、胃、肾经。

【功效】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

【临床应用】

1、散寒止痛,降逆止呕

在吴茱萸汤方中吴茱萸作为君药温胃暖肝以祛寒,又善和胃降逆以止呕。在此方中吴茱萸与生姜相配伍,生姜温胃散寒,降逆止呕与吴茱萸配伍温降之力更强。

原文: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

吴茱萸汤方

吴茱萸一升(洗) 人参三两 生姜六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吴茱萸汤方证是脾胃虚寒,浊阴上逆所致。肝胃虚寒,胃失和降,浊阴上逆,所以饮食不消欲呕,或吐酸水,或干呕,或吐清涎冷沫。厥阴之脉夹胃属肝,上行与督脉会于头顶部。胃中浊阴循肝经上扰于头,故颠顶头痛;浊阴阻滞,气机不利,故胸满皖痛;肝胃虚寒,阳虚失温,故畏寒肢冷;脾胃同居中焦,胃病及脾,脾不升清,则大便泄泻;舌淡苔白滑,脉沉弦而迟等均为虚寒之象。当用温中补虚,降逆止呕之方法。在此方中吴茱萸辛苦而温,暖肝胃,散阴寒,下气降浊为方中的君药,生姜辛温,温胃化饮,降逆止呕。此二药相配伍使用温降之力更强。

现代临床常用吴茱萸汤治疗青光眼头痛、原发性高血压、神经性呕吐、幽门痉挛、急性肠胃炎、慢性胃溃疡、疝气疼痛等病证中中焦虚寒者。

在左金丸中只有黄连和吴茱萸两味药组成,具有清肝泻火、降逆止呕的作用。本方证是证由于肝经火旺,横逆犯胃所致。以肝气犯胃即出现胃失和降的症状,表现为吞酸嘈杂,上逆而呕吐。足厥阴肝经布胁肋,上入鼻咽,若肝经经气不畅则胁肋疼痛,若肝火循经上炎则口苦。本方舌脉均为肝经火旺证的表现。方中重用黄连,其味苦性寒,既可清泻心火,又可清降胃火,在此方中单用苦寒之黄连,则气郁之证不可解,故需少佐辛热疏利之吴茱萸,一则引黄连入肝经; 二能疏 肝经之气郁,肝气舒畅则胁肋疼痛等症自可缓解; 三可佐制黄连苦寒之性,使火泻而不留凉遏之弊端,在此将“反佐法”运用的惟妙惟肖; 四助黄连和胃降逆。

2、助阳止泻

吴茱萸与补骨脂、肉豆蔻、五味子此四味药组成的四神丸用于脾肾阳虚的肾泄证。四神丸主治脾肾阳虚泄泻证,五更泄泻,不思饮食,食不消化,或久泻不愈,腹痛喜温,腰酸肢冷,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脉沉迟无力。在此方中用补骨脂辛苦大温,补命门之火以温脾,肉豆蔻温中涩肠与补骨脂配伍即可温肾暖脾又能涩肠止泻,吴茱萸暖脾温胃散寒协助君臣二药温涩止泻。

【用法用量】煎服,1.5-4.5g。外用适量。


 上一节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