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用药考究>>第二章 各论>>第六节 温里药>>干姜

干姜

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干燥根茎。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主产于四川、广东、广西、湖南、湖北等地。冬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生用。以质坚实、体重、外皮灰黄色、断面灰白色、粉性足、少筋脉、气味香浓而辛辣者为佳。

趁鲜切片晒干或低温干燥者称为“干姜片”。

【别名】白姜、均姜、干生姜。

【处方用名】干姜。

【药性】辛、热。归脾、胃、肾、心、肺经。

【功效】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临床应用】

1.温中散寒为主

1)干姜配甘草,辛甘化阳、温中散寒。代表方:甘草干姜汤。

甘草甘温,益气和中;干姜辛热,温中复阳。二者配伍辛甘化阳则温复阳气,又能甘温补虚阴阳相生。治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咽中干,烦躁吐逆;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

甘草干姜汤方

甘草四两(炙) 干姜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2)干姜配人参,温中散寒、健脾补虚。代表方:理中丸。

干姜辛热燥烈,主入脾胃而长于温中散寒,健运脾阳;人参甘温,益气健脾,补虚助阳,有振奋脾胃之功效。二者配伍,一温散,一补益,散中有补,补中有动,相辅相成,适于脾胃虚寒证。代表方,理中丸。

理中丸方

人参 干姜 甘草(炙) 白术各三两

上四味,捣筛,蜜和为丸,如鸡子黄许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之,日三四,夜二服。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汤。汤法:以四物依两数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若脐上筑者,肾气动也,去术,加桂四两;

吐多者,去术,加生姜三两;

下多者,还用术;

悸者,加茯苓二两;

渴欲饮水者,加术,足前成四两半;

腹中痛者,加人参,足前成四两半;

寒者,加干姜,足前成四两半;

腹满者,去术,加附子一枚。

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一升许,微自温,勿发揭衣被。

3)干姜配黄连,温中散寒、清热燥湿。代表方:黄连汤。

干姜辛热温中散寒力专,黄连苦寒清热燥湿力强。干姜辛开温通,黄连苦寒降泄,两药配伍,一温一寒,寒温并施,一辛一苦,辛开苦降,共奏除寒疾、清郁热、止呕逆之功,治胃肠中寒热不和,食入即吐,肠寒腹痛。

黄连汤方

黄连三两 甘草三两(炙) 干姜三两 桂枝三两(去皮) 人参(二两)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温服,昼三夜二。

4)干姜配半夏,温胃散寒,降逆止呕。代表方:半夏泻心汤。

干姜辛热温中散寒,半夏辛温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两药配伍,祛脾胃寒邪,降逆止呕,燥湿化痰。

2.回阳通脉为主

干姜配附子,温肾回阳救逆。代表方:干姜附子汤。

附子辛热,回阳救逆,峻补心肾之阳,其性善走,为通行十二经脉纯阳之药;干姜辛热燥烈,守而不走,回阳通脉以救逆,二者配伍回阳救逆之效倍增。古曰:“附子无干姜不热。”二药相须为用,相得益彰。近代主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休克、心源性休克的亡阳型、急性心肌梗死低血压等急重症。

干姜附子汤方

干姜一两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切八片)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3.温肺化饮为主

干姜配五味子、细辛,温肺化饮,敛肺止咳。代表方:苓甘五味姜辛汤。

干姜辛热温肺化饮,以治生痰之源;五味子酸温收敛,止咳平喘以治痰之标;细辛辛温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三者配伍,共奏温中散寒,温肺化饮,敛肺止咳之功。用于治疗寒饮伏肺之咳喘。

苓甘五味姜辛汤方《金匮要略》

茯苓四两 甘草三两 干姜三两 细辛三两 五味子半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服。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

【炮制品】干姜:除去杂质,略泡,洗净,润透,切厚片或块,干燥。炮姜:取干姜,照烫法用砂烫至鼓起,表面棕褐色。姜炭:取干姜块,照炒炭法炒至表面黑色、内部棕褐色。干姜,性味辛而大热,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的功效。其性守而不走,止而不移,故善治里寒。多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寒饮喘咳等;炮姜,味苦、辛,性温,具有温经止血,温中止痛的功效。温热之性不及干姜,但作用缓和持久,长于温中止痛,能守能走,止血止泻,多用于阳虚失血,吐衄崩漏,脾胃虚寒,腹痛吐泻;姜炭,味苦、涩,性温,长于温经止血,多用于虚寒性出血症。

【使用注意】本品辛热燥烈,故阴虚内热,血热妄行者忌服。

【参考资料】

1.古籍摘要

《神农本草经》:“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澼下痢。生者尤良。”

《名医别录》:“干姜大热无毒,主治寒冷腹痛,中恶,霍乱,胀满,风邪诸毒,皮肤间结气,止唾血。”

《本草求真》:“干姜,大热无毒,守而不走,凡胃中虚冷,元阳欲绝,合以附子同投,则能回阳立效,故书有附子无姜不热之句,仲景四逆、白通、姜附汤皆用之。且同五味则能通肺气而治寒嗽,同白术则能燥湿而补脾,同归芍则能入气而生血,......”

2.现代研究

化学成分 主要包括挥发油和辛辣成分。其中,挥发油包括姜酮,其次为β-没药烯,α-姜黄烯、β-倍半水芹烯、姜醇、d-莰烯、桉油精、枸橼醛和龙脑等,辛辣成分包括姜辣醇类等。此外,还含有树脂、淀粉、多种氨基酸成分。

药理作用 干姜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抑菌、改善心血管功能以及具有保护胃黏膜、抗溃疡以及保肝利胆的作用。此外还具有抗氧化、止呕、抗晕动病、抗缺氧、抗肿瘤、增强免疫等药理活性[1]。

临床应用

(1)治疗重症妊娠剧吐:应用干姜人参半夏汤进行止呕治疗。处方:干姜4.5g,人参9g,半夏4.5g。每日1剂,用水煎服,分少量多次服用。治疗的重症妊娠剧吐患者62例,患者的尿酮体消失时间、消化道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达93.55%。

(2)治疗慢性结肠炎: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加味治疗治疗慢性结肠炎患者56例,每天1剂,水煎2次,混匀,分多次少量频服。治疗15天为1疗程。总有效率为94.6%。

(3)治疗消化性溃疡: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加味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77例,干姜、黄连各9g,黄芩12g,党参30g,砂仁6g,广香、炙甘草各10g。热重于寒者,干姜减为6克;寒重于热者,黄芩黄连分别减少3克。文火浓煎3次取汁400ml左右为一剂。一日一剂分3次口服,7周为一疗程。治疗组总有效率、疼痛缓解时间均优于对照组。

治(4)疗慢性胃炎: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40例,半夏15g,黄芩、干姜、人参、炙甘草各9g,黄连3g,大枣4枚,苍术10 g,砂仁(后下)3 g;每日煎服300ml,于早晨、中午饭后2 h服用。疗程8周。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72.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不良反应

大剂量使用时患者会上火,表现为咽干口燥,口腔溃疡,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等。


 上一节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