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用药考究>>第二章 各论>>第一节 解表药>>葛根

葛根

为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e (Willd.)Ohwi或甘葛藤Pueraria thomsonii Benth.的干燥根。野葛主产于湖南、河南、广东等省;甘葛藤主产于广西、广东等省。秋、冬二季采挖。野葛多趁鲜切成厚片或小块,干燥;甘葛藤习称“粉葛”,多除去外皮,用硫黄熏后,稍干,截段或再纵切两半,干燥。生用,或煨用。以块大、质坚实、色白、粉性足、纤维少者为佳。

【别名】干葛、粉葛根、粉葛。

【处方用名】葛根、煨葛根。

【药性】甘、辛,凉。归肺、脾、胃经。

【功效】疏散退热,解肌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临床应用】

1.以疏散退热为主

葛根配伍桂枝,葛根辛凉解肌退热,治风热感冒,项背强痛;桂枝辛温发散风寒,治风寒感冒,表虚有汗者。两药合用,用于风寒感冒,恶风、汗出,兼有项背强痛者。代表方剂:桂枝加葛根汤。

桂枝加葛根汤

葛根(四两)桂枝(二两)芍药(二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上六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2.以升阳止泻为主

葛根配伍黄连,葛根味辛解肌退热、升发脾胃清阳之气而止泻;黄连苦寒清胃肠湿热而治湿热泻痢。两药合用,解表清里,止泻痢,用于治疗湿热泻痢、泄泻伴有发热者。代表方剂:葛根芩连汤。

葛根芩连汤

葛根15g,黄连9g,甘草6g,黄芩9g,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两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3.以解肌透疹为主

葛根配伍升麻,葛根辛散透疹,升麻清热解毒、透疹。两药合用,解肌透疹之力增强,用于治疗麻疹初起,发热、疹出不畅。代表方剂,升麻葛根汤。

升麻葛根汤

升麻30g,芍药30g,炙甘草30g,葛根45g,上为粗末。每服三钱(9克 ,用水一盏半,煎取一中盏,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一日二三次。以病气去,身清凉为度(现代用法: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

【炮制品】生葛根偏于解肌退热、透疹、生津,煨葛根长于升阳止泻。

【使用注意】性寒凉,脾胃虚寒者慎用。

【鉴别应用】柴胡、升麻、葛根:三者虽均为解表升阳之品,但性能主治有别。首先,虽均能解表,但柴胡苦辛微寒,入肝、胆经,主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善疏散退热,主治少阳寒热往来及感冒发热;升麻辛甘性寒,入肺与脾、胃经,主清散而解表,主治风热头痛:葛根甘辛性凉,主入脾、胃经,善发表解肌退热,主治外感项背强痛。其次,虽均能升阳,但柴胡、升麻能升清阳而举陷,用于治疗气虚下陷、脏器脱垂诸证:葛根则鼓舞脾胃清阳上升而止泻痢,多用治脾虚泄泻。其三,升麻、葛根均能透疹,治麻疹不透,而柴胡不能。其四,柴胡又善疏肝解郁,治肝郁气滞之月经不调、胸胁疼痛;升麻又善清热解毒,治咽喉肿痛、口舌生疮、丹毒、温毒发斑及热毒疮肿;葛根又能生津止渴,治热病伤津及内热消渴。

【参考资料】

1.古籍摘要

《神农本草经》:“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

6名医别录》:“疗伤寒中风头痛,解肌发表,出汗,开腠理,疗金疮,止痛,胁风痛。”“生根汁,疗消渴,伤寒壮热。”

《药性论》:“治天行上气,呕逆,开胃下食,主解酒毒,止烦渴。熬屑治金疮,治时疾解热。”

2.现代研究

化学成分 本品主要含黄酮类物质如大豆苷、大豆苷元、葛根素等,还有大豆素-4,7-二葡萄糖苷、葛根素-7-木糖苷,葛根醇、葛根藤素及异黄酮苷和淀粉。

药理作用 葛根煎剂、醇浸剂、总黄酮、大豆苷、葛根素均能对抗垂体后叶索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葛根总黄酮能扩张冠脉血管和脑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和脑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氧供应。葛根能直接扩张血管,使外周阻力下降,而有明显降压作用。葛根素能改善微循环,提高局部微血流量,抑制血小板凝集。葛根有广泛的p-受体阻滞作用。对小鼠离体肠管有明显解痉作用,能对抗乙酰胆碱所致的肠管痉挛。葛根还具有明显解热作用,并有轻微降血糖作用。

临床应用

(1)治冠心病心绞痛:葛根酒浸膏片每日6~12片,分2-3次服,总疗程4-22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71例,对心绞痛症状显效29例,改善20例,基本无效33例;心电图有效率为41.3%。

(2)治高血压病:用葛根片治疗伴有颈项强痛的高血压病222例,症状有效率78%~90%。

(3)治跌打损伤:葛根100g煎水,先热敷,后浸洗患处,各30分钟。治疗8例,均有良效。

3.不良反应 据报道,服用葛根可见腹泻、药物性肝炎、心律失常、溶血反应,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


 上一节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