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用药考究>>第二章 各论>>第五节 利水渗湿药>>茵陈

茵陈

茵陈为菊科科植物滨蒿Artemisia scoparia Waldst. Et Kit. 或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es Thumb. 的干燥地上部分。我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主产于陕西、陕西、安徽、河北等省。春季幼苗高6-10cm时采收或秋季花蕾长成至花初开时采收。春季采收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收的称“茵陈蒿”、“花茵陈”。生用。以质嫩、绵软、灰绿色、毛如绒、香气浓者为佳。

【别名】茵陈蒿。

【药性】苦、辛,微寒。归脾、胃、肝经。

【功效】利湿退黄,解毒疗疮。

【临床应用】

1.清热利湿退黄为主

茵陈配栀子,清利湿热,通腑退黄。代表方:茵陈蒿汤

1)茵陈苦寒清热利湿为主药,并有疏利肝胆、退黄的作用。栀子苦寒,清泄三焦而利小便,再以少量大黄来泄热行瘀,通腑利胆退黄。三药合用使二便通利,湿热尽去。

茵陈蒿汤方

茵陈蒿六两 栀子十四枚(擘) 大黄二两(去皮)

右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小便当利,尿如皂荚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后小便去也。

2)如黄疸湿重于热者,可茵陈配茯苓、猪苓等,为茵陈五苓散(《金匮要略》)。茵陈五苓散方:茵陈蒿末十分 五苓散五分,二物和,先食饮方寸匕,日三服。

3)后世类方:茵陈术附汤《医学心悟》,茵陈配附子,茵陈利湿退黄,附子温阳散寒。用于寒湿瘀滞,阳气不运之阴黄。

2.后世发展,解毒疗疮为主

茵陈配苦参,茵陈解毒疗疮,利湿;苦参清热燥湿,杀虫止痒。用于湿热蕴结之疮疹瘙痒。(《医学入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煎汤熏洗

【使用注意】蓄血发黄者及血虚萎黄者慎用。

【参考资料】

1.古籍摘要

《神农本草经》:“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

《名医别录》:“通身发黄,小便不利,除头痛,去伏葭。”

《医学入门》:“消遍身疮疥。”

2.现代研究

化学成分 茵陈含挥发油,油中有β-蒎烯、茵陈二炔烃、茵陈炔酮等成分。全草还含有香豆素、黄酮、有机酸、呋喃等成分。

药理作用 茵陈有显著利胆作用,并有解热、保肝、抗肿瘤和降压作用。其煎剂对人型结核菌有抑制作用,乙醇提取物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水煎剂对ECHD11病毒有抑制作用。

临床应用

(1)治口腔溃疡:茵陈煎汤内服或漱口,治疗口腔溃疡,疗效显著。

(2)治高脂血症:用茵陈煎汤代茶饮。


 上一节      下一节